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新疆能化:让离家千里的职工“心里有底”

作者: 李响  陈瑚  李萍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2日

跨越时空维度,追寻创业脚步,沿着北纬43°线,一路往西,再往西,跨过高山大河,走过戈壁荒漠,行程八千余里,在巍峨的天山脚下,祖国的西部边陲,就是山东能源最西部的能源基地——新疆基地。

面对地处边疆、离家千里、环境艰苦、少数民族职工多等实际,新疆能化做好“三种人”,让离家千里的职工“心里有底”。

(图为一家四口在矿上过春节)

全员创新创效的“引路人”

“今年目标是要推出一批群众性创新项目。”新疆能化工会工作者陈瑚在个人全年计划中写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疆能化变“奖励创新项目”为“传授创新方法”,提出“全员创新,方法先行”理念,在青年技术人员中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活动。开展小改小革、修旧利废、合理化建议征集等“五小”创新活动,组建创新方法示范团队15支,在2022年新疆创新方法大赛暨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新疆分赛中,取得了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的好成绩,被大赛组委会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2022年,我们在新疆创新方法大赛取得了‘一银四铜’的成绩,通过让一部分职工先掌握创新方法先收获创新成果,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创新热情。”新疆能化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许海说,“今年我们在巩固去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重点在‘传帮带’方面发力,让每个年轻人都学会创新。”

不仅如此,新疆能化还创建了“小白杨青年创客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和“于德玲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创新工作室,组织了第四届职工岗位技能比武大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组织的“群众创新、劳模引领、技术人员创造”职工创新活动中,组织申报的289项职工创新活动被评为“优秀创新成果”,并获得自治区总工会专项成果奖励10余万元,其中1个“五小”示范性和1个劳模性创新成果均获1万元奖励。

(图为冬季的守望树)

和谐和美家园的“守望者”

在新疆伊犁的伊犁一矿井田范围内,有一棵树,是矿井建设之初唯一的地标性植物。一到冬天漫山遍野白雪茫茫,当时进行踏勘工作建设者,就是靠着这棵树找到自己的工作地点。后来伊犁一矿项目建成了,这棵大树在建设者的呵护下长得枝繁叶茂,见证着伊犁一矿的建设历程。

“后来我们把这棵树取名为‘守望树’,寓意‘守望初心、守望相助’,并且以此延伸了‘守望树’关心关爱品牌文化,我们的工会工作者就是这个和谐和美家园的‘守望者’。”新疆能化工会副主席、党群工作部部长杜爱军说。

(图为伊新煤业篮球比赛)

区域整合以后,新疆能化健全完善帮扶体系,走访、慰问长病和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提高了职工食堂饭菜质量,提升了职工舌尖上的“幸福指数”,让职工离家千里也能吃到家乡的味道。积极推动硫磺沟煤矿昌吉职工生活基地建设,解决了职工心坎上的“现实难题”。开展歌唱比赛、安全生产趣味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比赛、徒步、拔河比赛等文化活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了职工全面健康发展。

职工合法权益的“守护人”

用心去做一番事业,为职工维权撑起一片蓝天。这是新疆能化工会孜孜追求的目标,更是为广大职工维权的真实写照。该公司工会积极维护职工权益,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聘任5名劳动争议调解员,举办女职工维权行动月活动。

(图为伊新煤业女职工维权培训现场)

新疆能化召开了区域整合后的首届会员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定并落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管理人员竞聘、工资奖金分配等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张榜公开,维护了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

新疆能化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升企业活力作为核心,以激发和保持职工队伍的整体活力作为落脚点,将民主管理、暖心服务、文体活动、创新创效、工会品牌建设等统筹协调,积极打造“有温度”的“和·润”职工之家,在和谐共建上开创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