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内)
综合消息
矿业非上市公司

蒋庄煤矿靳安国:治“班”有方的煤海“弄潮儿”

  陈园园 张民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5日

提起蒋庄煤矿掘进一区综掘班班长靳安国,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管理班组有“方”,治理隐患有“策”,今年35岁的他已经在掘进班组长岗位上干了十余个年头,带领班组创出了一项又一项精品工程、一次又一次突破了单班综掘进尺记录、实现了全班连续1000天无违章、无隐患、无破皮伤的安全佳绩,成为采掘区队中争相追赶的对标班组。

制度不落实等于白纸一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多年班组管理中,靳安国深刻体会到抓好班组管理必须依靠制度落实,这样班组才有战斗力。在长期班组建设实践中,他先后制订出《班组劳动纪律管理细则》《安全质量奖惩办法》《岗位标准化操作流程》等十余项班组“小法典”,形成了“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在班组自主管理过程中,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动态标准化过程考核》机制,职工在工作过程中,行为达标、质量达标与当天的收入分配直接挂钩,进行奖罚。

有一次靳安国在班中巡查发现一名职工在连顶板护网过程中,有一个网扣没有握到360度,按《动态标准化过程考核》规定扣罚100元。一听要真金白银的真扣钱,这名职工当时就和靳安国急眼了,嚷嚷道:“就这点小失误,你就扣我这么多钱,我一个班才能挣几个钱。”靳安国耐心的解释道:“咱有制度规定,对谁都一视同仁,如果不严格执行,那制度不就成了白纸一张了吗!”最后,这名职工也心服口服接受了处罚。

通过制度严格执行,那些平日干工作马马虎虎的职工逐渐开始认真起来,实现了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质量达标、效率提升。

把消除安全隐患时刻挺在前面

做为“兵头将尾”,靳安国深知班组是抓好安全生产的最前沿阵地,隐患不除事故难免。每次开工前,他都是第一个到达迎头现场,做好现场交接班,并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始终坚持无论隐患大小,不整改完,绝对不允许生产。仅今年以来,他就排查各类隐患180多条,现场整改各类隐患300余条,及时消除了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为班组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今年10月份的一天,靳安国在班中巡查时,发现当班职工由于抢时间,在巷道迎头正断面没有挂防护网的情况下,就急着打顶帮锚杆进行支护。他及时进行制止,“这样容易造成正迎头垮落的煤体伤人。”这时,领头干的组长说:“靳班长,马上就要交接班了,再不抢时间,工区安排的进尺任务就完不成了,咱的台阶奖1000元就泡汤了,你看,煤体结实的很,不会垮落的。”靳安国一听这话,立即对组长进行了严厉批评:“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才会挣更多的钱,如果安全出了问题,自己受罪,家人担心,那样还谈何挣钱。”大家顿时心服口服的进行了整改。

规范人的行为才能提升工程质量

靳安国经常说:“质量是安全的根基,要进尺,更要质量!”由于他的严格把关,该班从未出现过工程质量问题。因此,靳安国班一直被工区誉为“工程质量标准化”放心班。

靳安国抓质量管理始终坚持追求“工程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工作中实行定人、定位、定时、定量精细化操作法,加强现场质量管理,以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严格要求每个人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严把工程质量毫米关。

班里有名青工,平时干活毛里毛糙,不太讲究质量,有时支护不合格,一次顶板支护后,靳安国见到他所打的支护锚杆,有一根支护垂度有偏斜,便要求他立即重打,否则扣除工作量,气得这名青工当时就跟他吵上了,说靳安国是在吹毛求疵挑毛病。的确,靳安国因质量问题已也多次处罚过他,但屡罚屡犯,效果不好。经过一番琢磨,靳安国发现这名青工是长期干活毛里毛糙养成了不细致的习惯。于是,靳安国一方面利用上井后的时间组织其学习因质量不合格引发的事故案例,提升对质量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作业时,靳安国现场给他做示范,让其照着做。时间一长,这名青工克服了作业标准低的毛病,质量保证符合了班组规定。

正是凭着这种认真负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出色的表现,他多次被矿评为“十佳(金牌)班组长”、青年榜样,2021年8月份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功勋)班组长,12月份荣获了山东能源集团“双百优”班组长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