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三河口公司通过打好增强成本意识、强化物资管控、加强材料复用“三张牌”,持续算好每笔深挖内潜的“降本账”,交出一份降本增效的“效益卷”。
“小螺丝不起眼,一个能值几碗饭;回收复用及时干,安全生产不犯难……”该公司组织女工协管员、青年志愿者进区队、进班组、进车间、进岗点开展节约意识宣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节约一个螺丝、一个扎丝、一张纸做起,进一步提升全员节约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广播定时播报、区队班前会等形式,大讲节支降耗方面的有关内容和举措,进一步树牢“省下的就是赚来的”理念,营造降本增效的浓厚氛围。
该公司强化物资精细化管理,坚持从小处入手,从细处抓起,拧紧成本消耗节流阀,寻找每一个“降本点”。坚持“能用则用、能修则修”的原则,充分利用“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加强设备维护、维修管理,优化库存结构,调剂设备周转,让物资“活”起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我们紧盯设备使用的每道环节,堵塞每个漏洞,让设备‘动’起来,释放最大效能;同时,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获取最大效益。”该公司考核办主任聂军说。
他们还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统筹推动采购降本、管理降本,严控物资计划、审批、采购、储存、使用等各个关键环节,扎紧“钱袋子”。他们制定了材料使用管理制度、节支降耗奖惩办法等机制,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指标,持续释放降本增盈空间。1-11月份,实际材料费比预算节余82万元。
该公司加强材料复用,坚持“能修复利用的绝不投入新的”原则,大力挖掘闲置废旧物资的“含金量”,巧施“妙计”,让废旧品变成“金疙瘩”。他们实施设备配件及材料使用的跟踪闭环管理,建立健全回收、修复、复用、报废等各类台账记录、“手机掌上平台”,对现场拆除、闲置、更换、回收的各种废旧配件分类整理,采用自制加工、技术改造、拼装复用、创新革新等多种方式,将废旧物资吃干榨净,积极推动闲置废旧物资“再上岗”,实现闲置废旧物资价值再创造。今年以来,累计完成修旧利废价值174余万元,有效降低了矿井生产成本费用,经营成效稳步提升。
该公司经理李永升说,“看似废旧物资也是个‘聚宝盆’,要集思广益、深挖潜能,人人节约,全员创效,真正形成矿山零废弃、零废品、零浪费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