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领料跑单,职工“少跑腿”;不必参与装卸,区队“少费力”;物料精准高效送达,一线“少操心”……高煤公司“红色速递”着眼一线需求,通过一站式的贴心服务,保障采掘区队专心从事一线生产,展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物料配送服务满意率达到了98%以上。
该公司机电运输科运搬工区党支部全面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秉持“轨道铺设到哪里,党组织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对原有“红色轨道物流”进行再升级,精心打造“红色速递”工作品牌,打通了服务生产一线的最后一公里。
“综采工区明天下右旋树脂锚杆300套”“综掘工区明天下锚索托盘100块”……运搬工区党支部书记乔峰峰拿出手机,一条条“快递信息”连续弹出。
“运搬工区就是矿井的‘铁路运输部’,负责各类物料的装、运、卸工作。我们注重发挥党员在各岗位、各环节的作用发挥,为身边职工做好榜样,为一线生产筑牢保障。”乔峰峰介绍。
传统的煤矿物料运输,领料前一线区队需专人一趟趟“跑单子”,审核通过后还得安排专人装车、押车、卸车,单位之间各自为战,运输效率不高。近年来,运搬工区党支部积极探索精准高效运输的新路子,开通“560”热线,值班党员24小时接听热线,高效落实一线区队用料需求,叫响了“物流灵”的口号。建成高煤公司智能物流管理移动平台,一线区队将用料需求信息发送到平台,审核通过后,按照约定时间去料场接料即可,做到“数据多走路,职工少跑腿”。建立“红色速递”微信服务群,区队可随时调度物料订单完成进度,科学有序组织生产。打造“红色速递”控制中心,随时掌握物资的运送轨迹和具体位置,以备确定更加合力高效的运输路线方案,真正实现了物料运输的集成化、一体化、专业化。
“伴随智能化矿井建设步伐,传统的‘卡轨车+绞车’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物料运输要求,我们成立运输课题党员攻关小组,解决了一大批现场的实际难题。”乔峰峰介绍。
他们结合一线生产实际,针对传统运输方式效率不高、受巷道地形影响大等实际问题,先后研发并推广副井上下井口遥控操作系统、副井罐笼气动罐帘门、遥控电机车、斜巷绞车一键操作系统、锂电池单轨吊运输等新系统、新工艺,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和运输效率。特别是副井打点遥控改造项目,取消了打点工,优化岗位工5人。
他们大力推广“单轨吊+集装箱”的运输方式,结合一线生产需求,将工作面或掘进迎头的所需物料统一“打包”装入集装箱,实行统一运输,简化了物料配送的流程,缓解了运输压力。
“原来十几矿车装的材料,现在一两箱就装完了,减少了斜巷运输的走勾次数,降低运输的成本。”运搬工区党员张建科说。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与效能,他们还将工区32名党员包保到各采掘区队,针对物料配送工作进行包保,出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设立党员亮身份的监督岗,建立党员服务测评系统,随时邀请被服务区队对党员服务质量进行效能评价、测评打分。党支部对党员进行跟踪考核,找出问题和短板,制定整改提升措施。考核结果与班组党员绩效考核挂钩,并作为党员评选树优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了党员们的热情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