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面对改革攻坚任务繁重,职工思想活跃,安全隐患风险较大等实际,山能装备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强化“红线”意识,严守“底线”思维,立足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排查、早预警、早处置,强化重点区域、重大活动、重要时段、重点人员安全管控,实现了改革特殊时期安全文明生产。
(山能装备开展安全督导检查)
从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培养职工安全能力入手,山能装备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上级安全文件,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和山东省安全生产“晨会”制度规范专题片,并结合实际选取优秀班组制作8个晨会视频,互相学习,规范提升。坚持以考促学,在层层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岗位技能、应知应会等培训的基础上,广泛组织职工开展安全培训考试,并利用“学习强安”平台,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去年以来,山能装备累计开展安全培训229场次,培训16307人次,开展培训考试42场次,抽考2324人,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143场次,组织应急演练107次,2360人次参加了演练,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意识深入人心,筑牢了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山能装备开展安全巡查)
山能装备坚持不管企业多困难,安全投入决不能省。立足实际,开展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建设。从安全管控体系和制度建设入手,先后制定下发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监督检查、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等各类规定、办法37项,形成安全管控体系文件汇编,内容涵盖安全管理各个环节,成为指导基层安全工作的工具书、指导书。
聚焦“有利于安全、有利于操作、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效益”这一根本,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实施的原则,在各单位建立805个“标准化工位”,现场安全环境极大改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山能装备鲁南装备公司车间安监员正在对吊索用具进行详细检查)
安全生产不得有丝毫懈怠,重在人人抓事事抓、时时抓处处抓。山能装备从“人、机、环、管”安全管理四要素入手,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用好前端处置办法,每季度确定一个安全活动主题,围绕季度活动主题每月开展一项专项整治,以活动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去年以来,山能装备查改各类隐患492项,开展驻点式安全评价和诊断活动,治理各类隐患问题374项,有力保障了安全生产。
聚焦节假日、冬奥会、两会等特殊时期,针对关停单位分流安置人员、新入职大学生等特殊群体,抓住气站、配电所、油漆库、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督查、精准管控。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开展安全检查、走动巡查、盯班盯岗,查出治理各类问题隐患497项,保证了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为企业改革攻坚扭亏脱困提供安全保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