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鲁西矿业新巨龙公司井下传来喜讯,在6305综采工作面过断层过程中,通过采取及时抬溜等措施,实现下盘顶煤最快回收,每刀可多回收顶煤685.44吨。
据了解,6305工作面是新巨龙公司目前唯一正在开采的综放工作面,肩负着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使命。2023年伊始,该工作面开采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揭露一条16米落差的F311断层,并陆续揭露次生断层。困难当前,该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鏖战。
管理先行 这般破局
“从事综采工作12年,遇到大大小小断层无数,第一次遇到这么大落差的断层,而且在推采过程中还同时受到过联络巷和回风巷端头过超高段,两重因素耦合叠加影响,可谓‘三面夹击’,极大增加了工作面推采的安全风险。”该公司采煤工区班组长王守来向笔者描述此次过断层的困难程度。
“针对‘三重制约因素夹击’,我们成立由公司班子与专业人员组成的攻关小组,以‘先治后过’作为突破口,制定‘12338’过断层推采方案,推进6305工作面由过断层向治断层转变,由被动防范事故向超前防范重大失误诱导因素转变,扭转过断层造成的安全生产被动局面,实现工作面推采断层期间的‘正规循环’。”该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广伟说。
据了解,早在去年,该公司就成立过断层期间专项领导小组,集合业务骨干力量成立专班,审定治理工艺及方案,评估治理效果,确定专人、设备、材料等重大事项,保障过断层期间的生产推进进度。
“针对过断层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分析研判,查找问题症结,投入管理力量,每日召开专项平衡会,组织各专业现场盯岗写实。同时,投入技术力量,及时优化支护工艺及施工工序,协调解决施工难题,保障过断层稳步推进。”该公司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科长吕伟魁介绍。
他们重点关注下盘顶煤回收、联巷与工作面层位关系两个方向,实施“加固、超前、控采高”三项措施,做好“技术、装备、服务”三项保障,落实毫米管控、明确专人专班、加强设备保护、超高段顶板管控、做好人员保障、应力集中区顶板管控、强化下盘顶煤回收、积极协调平衡等八项管理措施,落实落细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先治后过 如此破竹
针对亟待解决的过断层“三面夹击”难题,该公司全面开展攻关调研,多次在井下生产现场召开技术分析会,对技术方案反复推敲,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严格按照‘先治后过’原则进行推采,在顺槽即将揭露断层前,采取100m超前深孔注浆措施,对断层破碎带进行注浆加固,待联巷进入工作面超前动压影响区前,对联巷进行充填治理。”采煤工区区长王延辉说。
有了基本“准则”,他们针对F311断层与工作面夹角较小、断层下盘揭露区域割岩石量较大、随工作面推采移动较快现象,采取断层面以上40个支架超前抬底、抬底幅度控制在14至18度等举措,实现最大程度减小断层面上移后下盘割岩石量、最短时间找到断层下盘煤层、最大效率回收下盘顶煤,实现过断层效益最大化。
据了解,他们针对回风巷端头过超高段与F311断层下盘叠加造成端头顶板破碎的状况,采取在工作面回风巷超高段上帮侧肩窝“锚带+注浆”的方式进行补强支护,并对超高段肩窝位置由顶板至帮部补联双层菱形网,避免漏顶。对应力集中区顶板管控,则采取在进风巷揭露联巷、断层位置前后50m范围内,将单元架中心距3m全部缩至2m,并在单元架顶梁上方全部穿设工字钢或U型棚,避免单元架之间出现网兜,引起漏顶情况。实体煤帮揭露联巷、断层位置前后50m范围内,在原帮部主、被动支护基础上,按照间距2m补打长度不低于8.3m的锚索线+工字钢补强支护,减小帮部变形量。
与此同时,他们秉承“管设备就是管生产”的理念,持续加强对采煤机截齿、离合轴、破碎机锤头、前后溜及转载机刮板重点部位的检修,并对采煤机滚筒全部更换耐磨截齿,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作业效率。
“越是遇到困难挑战,我们越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好‘主动仗’。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决策部署,以‘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过断层任务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积极促进措施落实,坚决实现6305工作面的安全稳产。”该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兴博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