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矿集团 “1+2”三化融合管理已进入了全面深入推进阶段,该集团以重点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难点、瓶颈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实施标准、细化实施细则、提高管理效能,确保实现各单位“效益、效率”双提升。
按照能源集团的工作部署,新矿集团结合实际构建了以市场化精益化为基础、智能化为统领的“1+2”三化融合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晰“以市场化结算手段推进精益管理开展,以精益管理提升市场化运作质量,以智能化建设实现市场化精益化管理融合”的实施路径,以市场化为载体,靶向发力推进“三化”融合管理,夯实“1+2”三化融合基础。建立“1+2” 三化融合后评价和月通报制度,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存在问题必须考核单位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下发专题通报。组织三化融合推进专班,分单位开展盯班写实、现场培训工作,通过全面诊断基层单位管理现状、深挖存在的问题,与单位共同形成管理模板,并及时下发通报,促进管理提升。
大到皮带过桥加工,小到一块警示牌板制作,内蒙古能源公司长城二矿经营管理部的管理人员都要带着尺子测量,对着标准验收。“我们把120余类常用非标准件纳入《非标准件加工图册》,并随着生产经营不断补充完善,加工同一非标准件时可依照图样表进行定价、下料、加工,为工区透明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打下坚实基础。”长城二矿经营管理部主任宁文强介绍。今年以来,该区域公司以精益化为抓手,大力推行非标件标准化管理,建成企业内部加工中心,分专业、名录编制《非标准件加工图册》,变“非标准件”为“标准件”,实现非标件循环复用,避免盲目下料、超规格加工、重复返工等,杜绝了浪费发生。
“掘进二区的炮头使用费用已达到预算总额的80%,存在全月超额风险,你们要认真梳理各个环节,分析支出构成因素,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严控费用。”协庄煤矿通过精益大数据平台云分析,经营管理部门对区队费用支出情况进行了预警通报,并提出了改进方向和建议。该矿创新精益大数据云分析平台,通过物资动态管理、统筹调配、数据共享、精益管控,深挖内潜、降本提效,加强材料成本前置管理,对每级市场制定预算限额,形成自下而上的联动制约机制。通过预警通报,充分调动基层单位自主管理和自主经营意识,让各专业、区队能算账、会算账、算细账,将精益经营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实现岗位不浪费、企业增效益、个人提收入。
翟镇煤矿创新探索,构建科学高效市场化运行体系。完善精益价格管控体系,通过劳动定额写实,对市场化单价进行调整,共修订单价 330个,其中采掘单价 275个,单项工程单价44个,岗位货币单价 11 个,同时将安全环保工资纳入市场化绩效考核,调整后市场化工资占比由62%提高到87%。重塑要素市场全流程体系,以流程化、标准化管理为目标,对“精益物资、精益租赁、工程施工、人力资源”4 个要素市场进行全面梳理,将21个管理文件中的35项流程环节进行整合规范,建立4个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
孙村煤矿积极对标先进单位,结合矿井实际探索出了“一核、两翼、四驱”管理体系,形成采掘单位以单价结算为主、辅助机电单位以岗位货币化结算为主、后勤单位以承责经营为主的多元化结算模式,在区队内部和区队之间积极搭建市场化竞拍平台,激发了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