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上岗质量,防止出现管理空档和巡查盲区。新矿集团加大安全“痕迹化”管理力度,详实记录、反应、展示安全管理全过程,做到了安全管理有章可循,责任追究有据可依,安全工作有迹可查,切实提高了安全管理效果。
在良庄矿业,为认真做好安全“痕迹化”管理,他们建立健全《安全班前会制度》《安全包保制度》《安全大课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下发了《痕迹管理考核办法》,确保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在现场安全检查时,即使问题不是很严重,我们也要详细记录现场检查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要求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
同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业务部门职责,对现场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及隐患排查、治理、验收情况;现场安全标准化、文明生产情况;设备点检制执行情况;专业、区队管理人员、重要岗位的上岗及工作情况以及各专业“四个必查”落实情况等检查任务清单严格进行督察检查。对不放心人员及地点组织“回头看”检查,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整改命令不执行的单位进行严查重处。对发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问题及时制止、纠正并详细记录,确保责任追究有据可依。
在孙村煤矿,他们根据矿井生产实际,在“安全总监+专业领导+安监员+班组长”四位一体督查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回采、掘进、机电、辅助等8个专业,分别建立督查专员,对各专业施工单位多、人员多、放炮地点多、交叉作业多等重点隐患及重点管控项目进行重点督查,彻底杜绝安全管理空档。同时,他们还建立安监督查追溯机制,对专项督查、责任制落实、履职效能、安全质量标准化及特殊时期安全管理等105项内容进行“清单式”督导通报,让各项工作有迹可循、有源可溯,将排查、整改、督查等环节“环环相扣”。
在万祥矿业,他们及时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奖惩考核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构建矿井、部门、区队、班组、员工“五级”责任体系,实现了“一岗一清单”布局,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