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路滑,你们咋来了!”
“大娘,我们来给你送点东西,过年了,再来看看能帮啥忙。”
冬天里的第一场大雪飘飘洒洒,路面也湿滑难行,仍阻挡不了“新矿心”志愿者的脚步,新矿集团翟镇煤矿工会组织志愿者提着米油面等生活必须品敲开社区孙大娘家的房门。
翟镇煤矿建成“新矿心”志愿服务分站,以职工群众需求为落脚点,着力打造帮扶、维权、宣教“三大品牌”,为职工群众“量身定制”志愿服务项目,真正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做到“点子”上、干到职工心坎上,将一件件“实事清单”办成职工群众的“幸福账单”。
“馨福惠”解实困
该矿将志愿服务和帮扶救助深度融合,建成“馨福惠”帮扶救助工作站,拓展志愿服务项目达到20个,打造出“困难帮扶”“爱老敬老”“爱心托管”“家政服务”“农忙帮工”等职工群众“点单”频率高、评分高、满意度高的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并做到了服务职工群众应帮尽帮、一帮到底。
“给孙大娘送米面油”“通知小李查一下慰问金是否收到”“给崔爷爷打扫庭院”......完成的用红笔打勾,未完成的画蓝杠,该矿帮扶救助工作人员郭新红的小本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为了让社区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进行残疾鉴定,她跑部门、联系医院,并组织志愿者入户登记信息,共为37名重度残疾人办理了护理补贴,为42名生活不能自理人员办理了残疾证,并免费发放助残辅具46件。“用上心、迈开步、磨破嘴”是志愿者的服务日常,“更放心、更省心、更开心”是职工群众对他们的评价。
去年以来,该矿牵手爱心企业捐助米面油180份;结对社会爱心人士资助2名困难职工子女初中到大学全部学费;助力福利企业建成泰安市残疾人就业基地,争取地方政府补助8万元。还通过“引资帮扶”解决职工医疗急需,“爱心牵手”偕行残疾职工不掉队,系列惠民行动,落实了“为民服好务”“为企办实事”的根本宗旨。
“臻会帮”暖民心
该矿工会将“职工利益无小事”放在首位,打造“臻会帮”维权服务品牌,把“职工的事”变成“自己的事”来办。通过矿务、区务、班务三级公开及工会主席联系书、“三代一帮”等载体,为职工提供专业化和公益化维权服务。
“维权帮帮团”由工会人员、法律人员、职工代表等组成,深入基层区队、班组调研职工需求,帮助职工代言、代理、代办相关事宜。并通过座谈会帮助区队和职工解开“问题绊子”“思想疙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通过调研,了解到职工对饭菜质量评分低,工会又创新开展“职工评说会”,职工把一个个问题摊到桌面上仔细摆、认真拉,有关部门现场解释答疑,工会当场“会诊”和民主评议。因直指“痛点”、不避“敏感点”和“辛辣”点评,深受职工欢迎。并拓展到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听证”,一问一答一评一落实,在“阳光听证”中转变服务作风,压实服务责任,职工切身利益“全周护”,成为职工诉求新的“绿色通道”。
去年以来,共开展调研活动和“零点行动”55次,帮助职工解决合理诉求48件,征集并落实职工合理化建议220余条,限时办结20件,职工满意度高。
“文心苑”显风采
该矿发挥专业文艺团体优势,创作一批批精品文艺节目,活跃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鼓励团员全部加入了“新矿心”志愿服务组织,成立文艺宣传小分队,深入广场、区队、井口、车间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成为传播先进职工文化和安全文化的“形象大使”。
“她大妗子这话忒离谱,俺矿山的小伙哪个都不差......”曲艺山东柳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角色反串的风趣表演和吸人眼球的经典桥段,收获新汶矿区众多“粉丝”。
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山东柳琴融入主题教育,全年进区队、到井口演出350余场次,形成“非遗+宣传”职工思想引领新形式,凝聚起“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的强大合力。
该矿还创新开展“订单式”宣教新模式,100多个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让职工自由“点单”,工会精心“烹调”后,将一道道合乎口味的“安全餐”送到职工面前。元月份,开展“订单式”安全宣传120场次,线上发布安全微视频3部,让职工群众乐享企业发展成果,激发职工干事创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