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锚杆38元,一个风水管路挂钩64元,要是用废旧锚杆加工再利用,费用能减半,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呢!”近日,鲁西矿业公司唐口煤业综掘三区技术员马长安正在汇总工区月度材料成本,脸上不由得乐开了花。
该公司自推行“两化融合”管理以来,坚持把管理抓在经常、算在日常,利用市场化的“无形之手”激活广大职工降本增效的聪明才智。他们将一项项基层工区积攒的“废旧品”再上岗,变成了“金疙瘩”,拨响了降本增效“铁算盘”。
该公司借助“两化融合”内部市场化考核平台,打造了专业化设备维修的“修复小分队”,将原来需外委、外包给厂家的维修项目,让利于本单位“草根工匠”“技能达人”自行维修改造,以此把住成本关口,提高设备完整率和复用率。去年12月份,该公司综采二区依托“修复小分队”,先后维修了10台煤机组合开关,节约材料费用高达20万元。综采二区区长杨洋对“机电达人”郭德全说:“咱们采煤机开关的维修,以前返厂维修起码需要2天,现在你们1天就能修好,不仅节约维修费用2万元,还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据统计,去年12月份,该公司“修复小分队”自主维修液压耦合器、刮板运输机链条、皮带托辊等累计节约材料资金49万元。
让基层工区习惯使用复旧材料,主动维修废旧设备“变废为宝”,仅靠行政命令要求不行,还需要激励制度支持。该公司专门下发了《复旧材料维修奖励及材料成本折算制度》,让主动修旧利废人员获利,让使用复用材料的单位获益。
机厂是该公司修复改造设备“大户”,他们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帮助兄弟单位维修废旧设备。“公司文件规定,废旧设备维修按照维修费用的10%给予维修人员奖励,车间技术大拿业余时间都抢着搞维修,到手的都是‘真金白银’。”该机厂厂长刘金龙说。
精打细算实现强降本,该公司深化成本精益化管控,修旧利废市场化运作,实现了设备材料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公司鼓励基层工区技术人员对报废设备‘动手术’,进行回收、装配、调试、喷漆、验收后,旧设备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去年四季度仅材料修旧利废就实现降本增效299万元。”该公司设备管理中心主任李春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