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郭屯煤矿:坐着“中巴”去采煤

作者: 范腾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5日

“这就到站了,可真快!

“是啊,这可比坐‘猴车’快多了,稳当还暖和。”

“那可不,咱这一来一回可省了不少时间。”

(无轨胶轮车巷首发通车揭牌仪式)

近日,鲁西矿业郭屯煤矿井下通勤车正式通车,从副井口车场到二采区二联巷停车场,3000多m的路程仅用了15min,这让乘坐首发通勤车的职工赞叹不已。

“原来从副井口到最远采区距离达6100多m,如果步行,单程耗时接近90min,即使安装了架空乘人装置,单程也得70min。”该矿总工程师赵仁宝说,由于上下井路程较远,职工大部分时间占都在路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时浪费,且消耗体力大,上马更加快捷高效的运输设施刻不容缓。

(通勤车畅行在运输巷中)

2022年,郭屯煤矿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提出科学合理的辅助运输系统改造方案,采用“单轨吊+无轨胶轮车”运输模式,分三期工程逐步实施,解决物料和人员运输效率低下问题。

他们把无轨胶轮车一期工程列为2022年重点工程之一,成立专班,抽调精干力量,累计投资1.2亿元,历经6个月于12月31日正式全线通车。

为确保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的经济性、实用性,该矿在运输巷道设计上反复优化,将平均巷高设定在3.7m、宽5m、底板厚度0.3m,设置六个会车区,把无轨胶轮车车场同六中车场、轨道石门布置成环形绕道,让车辆换装、调向、检修等工作更加便利,同时还能满足单轨吊持续双向运输,每年仅运输效益就达227万元。

(高标准打造650m全岩运输巷)

施工期间,针对部分巷段受矿压影响、经常性底鼓,需要频繁落底铺路等问题,为确保底板硬化质量、延长服务年限,他们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不断完善优化工艺,通过对软岩段注浆加固施工底板锚索梁等治理措施顺利完成了井底车场至二采区二联巷全断面3050m的路面硬化。

“这刷新了矿井一次性治理底板的最长记录,为今后治理经常性底鼓巷道提供了可借鉴经验。”该矿巷修工区区长吴继飞说。

据了解,郭屯煤矿一次性投入了4辆运人车和2辆运料车,在减少职工体力消耗、增加有效工时的同时,还将支护材料、电气设备等小型物料运输效率提升三倍以上。现如今,职工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只需到二联巷候车,坐上汽车后便直达井口,不再承受冷风刺骨的困扰,身上暖了,心里也暖了。

“从轨道运输人车到架空乘人装置、再到无轨胶轮车,每一次转变的背后既是矿井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又是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的迫切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二期、三期工程,激活‘单轨吊+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新效能,助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该矿党委书记、矿长申世豹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上一篇
兖矿能源赵楼煤矿:回望春夏秋冬,我们从“心”出发!
下一篇
启航2023 | 奔赴山海 让我们一起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