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彭庄煤矿以“两化融合”精益管理为目标,围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等方面下硬功夫,集思广益出点子、群策群力想办法,用一项项技术革新破解了一道道生产难题。
(可伸缩式皮带机头)
伸缩式皮带机头 破解交叉作业难题
该矿自主设计加工的“可伸缩式”皮带机头,是由综掘一工区根据现场生产实际,联合机修厂设计制造的,可以有效解决皮带出煤运行时,卸载点和单轨吊机车物料运输交叉作业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受巷道高度的限制影响,皮带转载点空间狭小,单轨吊运送物料经过时,需要皮带机停机才能正常通过,存在交叉作业相互影响的现象。
为彻底解决制约运输的瓶颈问题,该矿机修厂组织人员入井查看现场,经过多次分析、设计,边加工边改进,在原皮带机头架上方增加一组卸载臂,采用“圆钢+套管”作为前后伸缩的固定方式,加工滚轮安装固定在原皮带机头架上方两侧,方便伸缩移动,用厚钢板制作气缸支撑架,将支撑架尾和皮带机固定成整体,支撑架前端固定在“伸缩式”卸载臂前端,气缸安装在支撑架上,通过操作双作用气缸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实现皮带卸载臂自由伸缩。
伸缩式皮带机头,可在皮带机不停机的情况下,让单轨吊运送物料顺利通过,避免了交叉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一举多得。
(电缆缠绕装置)
电缆缠绕装置 破解体力劳动难题
以往井下工作面回撤电缆时,需要人工把电缆缠绕到材料车内,升井后,人工再从材料车内一圈一圈地卸车,再盘到电缆筐内。因为井下电缆比较粗,通常情况下,每次装卸车都需要3-4人以上才能完成任务,工作效率较低。
该矿机修厂副厂长李风纲为破解这一难题,利用废旧的风煤钻,加上支撑架、传送转盘轴、压缆螺丝组成“风动电缆缠绕装置”,采用风煤钻连接传送转盘轴,固定在支撑架上,用压缆螺丝压住电缆,使用风动原理转动传送转盘轴,转速可控,实现电缆均匀转出,一人即可完成电缆筐盘绕。
此装置即可安装在平板车上,也可人工手持操作,使用方便,工作效率提高3倍以上,既减轻了繁重的人工体力劳动,又节省了用工人数,电缆码放后也更加整齐,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目前,该装置在各基层区队已被广泛推广使用。
(限员门闸机)
限员门闸机 破解限员管理难题
为统一限员门标准,满足井下现场使用要求,该矿机修厂铆焊车间班长孔祥柱利用气缸收缩原理,通过多次修改图纸,反复尝试,最终加工制成“气缸起杆式闸机”。此闸机利用杠杆原理,由气缸在近端控制连杆上下移动,带动闸门开合,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灵活实现人员进出,方便耐用,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彭庄煤矿的技术革新还在继续,机修厂的技术能手们用匠心精神和奉献矿山的热情,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上演着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他们用刻苦的钻研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提效益、保安全,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贡献青春力量。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