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解难题 实干创标杆——山东能源李楼煤业高标准打造1306综采“样板”

作者: 孔庆玉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7日  来源: 现场采访

“我们克服长距离、大坡度、重吨位运输难题,创新应用‘扩安一体化’工艺,实现了远距离、高纯度、大流量高效供液,采面两顺槽生产期间实现无人作业……”8月2日,山东能源鲁西矿业李楼煤业副总工程师、综采队队长陈维龙自豪地说,他们瞄准“李楼模式”和“六高”定位目标,高标准打造的1306综采“样板”工作面运行平稳,生产更加安全高效。

(1306综采工作面)

创新解难题

1306综采工作面是李楼煤业重点接续工程,安装工期紧、任务重,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安全管理压力大,如何保证高标准、高效率安装和尽快投产创效,成为摆在李楼煤业干部职工面前的重大课题。

统筹全局有思路,改善现状有办法。围绕破除这一瓶颈制约,李楼煤业认真践行鲁西矿业“七个真正、一个引领”办矿治企理念,牢牢把握“主业精强、优质示范”战略定位,集中优势兵力聚力攻坚,经过多次专题研究和反复论证,创新实施了“扩安一体化”安装模式,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大幅压缩安装工期,为矿井宽松接续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安装第一部支架,经过54天的连续奋战,到7月中旬我们就先后完成了单机试运转、系统调试和联合试运转。”李楼煤业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张成介绍。

施工过程中,他们形成了《李楼煤业1306工作面扩安一体化施工方案》和“移动式液压起吊梁+液压调移装置+履带吊”等支架组装、调向、挪移作业标准化配置,边扩刷边安装,切眼扩刷与工作面三机安装平行作业,相比工作面“先扩后安”的传统安装方式,工作面提前45天具备回采条件,矿井生产接续难题迎刃而解。

(现场办公推进工作面系统安装)

实干求突破

“1306工作面胶带顺槽长达2700多米,皮带带宽1.4米,巷道起伏又多,中间位置还有11度的拐弯,整体呈下运状态,机头驱动段却又是上运,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期间,皮带调试成为我们遇到的又一大难题。”李楼煤业准备队副队长闫勇波说。

为加快工期,确保高标准安装,李楼煤业成立“一把手”亲自挂帅的工作专班,实施“公司、专业、区队”三级管理人员现场跟班写实,定期组织召开工作面安装专题推进会、每日平衡会议,统筹协调切眼刷扩、设备运输、支架安装等工作,从现场安全、技术保障、验收工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部署,做到过程工序分类管理,及时协调解决现场问题。

困难面前看担当,面对18到21度大坡度、700米长距离、51吨大吨位支架整架运输等一系列困难,李楼煤业克服了工作面安装重大挑战。在此期间,鲁西矿业领导、机电管理部门主动靠前,多次深入一线现场写实,反复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帮助矿井拿方案、定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安装过程中的“卡脖子”“肠梗阻”现象。

针对皮带安全运行问题,他们从减少皮带张力入手,采取变前张紧为后张紧、变储带仓6层皮带为4层“两大举措”,配合滚筒和部分皮带架高度调整,经过近10个小时“并肩作战”,有效消除皮带运行安全隐患,顺利完成皮带调试工作,保证了皮带安全可靠运行。

(1306工作面液压支架)

聚“智”创标杆

“通过引进多项智能化高效采煤技术,新工作面具备远程监测监控、故障告警、故障记录和故障联锁急停、语音告警等功能,远程实现‘一键启停’,减少了人工投入和劳动强度,工时工效得到大幅提高。”陈维龙说。

以创新应对新挑战,以奋斗落实新任务。李楼煤业抢抓山东能源打造“智能化试点矿井”的重大机遇,按照鲁西矿业“安全、智能、适用、高效”工作要求,打破传统思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落实落地,着力高标准打造具有“李楼模式”的综采工作面“样板”。

他们建成地面直供乳化液系统,由地面净化水系统提供高纯净水与浓缩液混合,可实时在地面监测浓缩液混合液比例,有效增强了工作面供液动力,并减少或防止支架的进回液系统发生堵塞。同时,他们采用超高压钢管替代高压胶管,减少了浓缩液在输送过程中的管损,增加工作面供液量,减少了工频转动对链条、转载机槽、刮板机等损耗,降低电耗和生产成本,让系统运行更安全高效。

首次采用先进调速无极差变频一体机,李楼煤业使工作面转载机调速做到了范围广、速度快、精度高,还通过优化采煤装备集控系统,拓展电子围栏接近保护系统功能,实现了人员接近声光报警、联动停机和信息反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技术尖端的融合联创,充分发挥综采工作面‘样板’作用,不断提高‘智能’开采能力,坚定不移地实现科技兴安、减员提效,全力以赴推进安全高效开采,努力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为鲁西矿业主业精强、优质示范高质量发展贡献李楼煤业力量。”李楼煤业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周建表示。

上一篇
为你骄傲!梁宝寺煤矿职工子弟圆梦清华
下一篇
山东能源鲁西煤矿:智能化建设加速矿井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