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先锋】王汝宝: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

作者: 肖翔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3日

和王汝宝的交谈算不上顺畅。身为重装再制造内蒙古装备公司的负责人,王汝宝与记者相隔九百多公里,因为网络原因,微信语音通话总是存在着几秒的延迟,采访经常被“插话”打断。然而,就在这样断断续续的采访中,记者仍然感受到了一名驻扎在内蒙古这个“偏远地区”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

年深外境犹吾景,日久他乡即故乡

王汝宝于2006年参加工作,现在已经是一名有着16年工龄的老职工了,在山能重装工作的16年时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逐渐成长为了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企业负责人。

2017年,响应重装外部开发的号召,王汝宝主动请缨调到了条件艰苦的内蒙古分公司,这一干就是6年。“爱岗敬业,踏实做事”是同事们对他最多的评价,也是他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来到内蒙古分公司后,他始终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坚守在创业第一线,内蒙古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也挡不住他们创业干事的热情,虽然条件艰苦,大家依旧干劲十足。

“自从来到这里工作后,我的每个春节都是和职工在一起过的,媳妇有时候也会埋怨,但是过后总能理解,让我不要操心家里,在外面干好工作。”王汝宝提到妻子的时候语气里是满满的欣慰与骄傲。据了解,王汝宝家中父母与岳父母均已70多岁,家中爱人作为独生子女,平时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双亲及两个孩子,十分辛苦,但还是愿意支持他远赴外地去工作。“妻子的支持是我能在内蒙古坚持下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大家都说我是舍小家为大家,但是春节只能通过视频和家人见面还是会感到难过。”王汝宝对记者说。虽然偶有伤感,但是他总能快速整理好自己的情绪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投入工作,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把热血和汗水挥洒在自己热爱的这个岗位,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率先垂范促发展,凝心聚力见成效

在内蒙古六年的历练中,王汝宝逐渐成熟,以特有的韧劲,应对一个个挑战。针对公司改革、市场开拓等诸多问题,面对发展困境,他突破现状,顶住压力,毅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带领团队成立了液压支架再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并先后开展科技创新、技术革新活动10余项。由他带头参与研究的液压支架连杆铰接孔快速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使修复时长由传统工艺的12小时缩短到现在的3小时,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荣获2020年上半年山能重装集团优秀技术革新项目奖二等奖。

为了解决市场开拓方面存在的困难,他亲自带队以内蒙装备公司为圆心周边300公里内的煤矿进行详细沟通交流深入各矿详细了解设备使用情况强调要把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变被动为主动,成功打开了内蒙市场公司市场开拓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爱职工勤奉献,万众一心克艰难

王汝宝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企业当家业,把职工当家人。他经常深入一线倾听职工呼声,职工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并且定期组织召开职工座谈会,对职工提出的合理要求逐条记录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反馈。有职工反映长期在外工作太过枯燥,“无处可娱乐”,王汝宝接到反馈后立即开始筹备,为职工们开设了“职工之家”活动室,真正做到了把“家”建在了职工身边,满足了职工们工作之余的生活需求。

作为一名党员,用心为职工做好服务是他的初心。职工们不断改善的伙食、冬季御寒的温暖、夏季解暑的清凉无一不能体现这一点。“公司的职工大多都和我一样背井离乡,我要让他们在外面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王汝宝对记者说。秉持着这样的初心,职工幸福感不断提升,团结性不断增强,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稳定。

异地他乡奋斗的日子里,王汝宝习惯将自己比作一颗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工作,拼搏进取,先后获得山能重装2019年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和山能重装2021年“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工作中敢当发展排头兵的他,也一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恪尽职守,以身作则,时时事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职工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王雪莹)

上一篇
重装再制造组织观影《百炼成钢》
下一篇
鲁南装备:超前谋划早防范 多措并举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