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员工风采

柴里煤矿李晔: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

作者: 刘光贤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28日

“现有煤矿视频传输有几种形式?”“我们现在使用的的视频传输形式,一般有串口通讯、网口通讯、光纤通讯,无线通讯等几种方式……”大年初三开工第一天,在枣矿集团柴里煤矿机电设备制修厂“李晔首席技师工作站”,针对大家提出的各种专业技术问题,智能装备工程师李晔查资料、画图纸,耐心解答。

李晔,今年48岁,中共党员,1999年调入机电设备制修厂工作,从一名电工逐步成长为一名智能装备工程师。

2022年以来,李晔创新的《一种矿用视频监控系统测试平台的研制应用》项目获得能源集团职工优秀合理化建议一等奖;《一种全自动圆管切割机》创新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李晔同枣矿集团5名选手,经过厦门现场答辩,通过了第八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命名;还获得了“2022年度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和山东能源“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

“想起以前职工的劳动强度,和现在确实是没法比,就像很多老工人说的实现咱煤矿人多年也想不到的新局面。”李晔说。

(李晔正在对皮带电机进行创新设计)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设备的不断更新,职工劳动强度也在不断缩小。但是每次变革带来的技术壁垒则需要像李晔一样的技术人员一个个去突破。

技术空白,资料短缺,加之厂家人员技术保密,都是当时摆在李晔面前的难题。“那时候,厂家轻而易举就能处理,在我手里常常需要反复费老半天劲儿,有时还会白干……”李晔道出当时的感受。可是面对压力和责任,对于向来实干好学的李晔来说,根本没时间去纠结,这些反而更加速了他的成长。他潜心从相关专业书籍、网上和资料中学习PLC编程知识,然后对新旧设备一件一件对比查看。每天下班后,在厂房里进行模拟训练,在一次次理论和实践磨合中补短板、强素质、练内功,对各种PLC程序做详细记录,建立全面设备档案,并主动请厂家为其“挑刺儿”,不断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很快就熟练掌握了PLC编程、PLC触摸屏的创新运用,为后期设备创新维护提供了珍贵技术资料。

大年初四,在该厂厂房,笔者看到一台全自动圆管切割机正在进行切割锚索,李晔说这是他们创新研发的数控等离子火焰切割机,他们只需将要切割的数据编写到电脑PLC程序里,就会自动切割出各种材料。以前需要4个人合作完成,现在实现无人自动加工,工作效率提高50倍以上,每月创效节支10余万元,2022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李晔正进行授课)

“矿用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全自动无人智能锚索下料机”“智能本质安全型电流测试仪”等一个个智能化创新项目,从李晔带领的“李晔首席技师工作站”和创新工作室中不断涌出,并在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他带领的团队以各个工种的地面维修技术骨干和煤矿井下现场维护人员为主,团队人员以“李晔首席技师工作站”和创新工作室为技术支撑,立足岗位平台创新创效,以手中的技能,赋予了一台又一台矿用设备的第二次生命,用精湛的技艺不断延长设备服务周期,每年可创效百万余元。以李晔为首创建的“党员议诊”党建品牌,队员以微信群和语音通话的形式,直接指导煤矿井下一线维修人员处理故障,为他们提供资料、数据、技术支撑,快捷高效,每年达到100余次。

“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收获。想要立足岗位成为优秀的技术人才,就必须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没有捷径也没有窍门,只有刻苦和努力。”李晔说。

(李晔正在对移动变电站调试维修)

新的一年,李晔希望立足现在的岗位,充分发挥智能装备工程师的作用,引领基层技能人员,勇于尝试新技术、新装备,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工艺改造。

现代煤矿业是一个需要高技术支撑的行业,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一个多系统、多领域相互融合的复杂系统工程,众多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对技能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李晔在加强传统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之上,还要学习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知识。作为一名智能装备工程师,作为一名技师,他认为眼界不能仅仅停留在本岗位的范畴,而是要放眼整个煤矿生产对电气设备的要求,去努力学习、去大胆实践,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锤炼综合的实操技能。新的一年里,他希望能到更贴近智能化生产的运维岗位上去,去学习、锤炼,更全面地掌握煤矿电气维修、维护技能,为矿山的智能化发展,做出自己的实践。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