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通过‘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精准破题,1-9月份总成本同比下降7.3%,四季度我们锁定全年降本13.3%目标,以生产提效、材料节流、市场增效‘三驾马车’,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10月5日,在西北矿业正通煤业预算审查会上,该公司副总经理杨贤波结合今年预算完成情况分析道。
四季度,正通煤业紧扣“精优作业链、提效价值链”主线,从生产、材料、市场化三大领域精准发力,推动管理升级与效益提升同频共振,为冲刺全年降本目标筑牢根基。
生产组织提效上“挖潜”
面对钻孔施工衔接滞涩、注浆配比粗放等制约降本增效的“拦路虎”,该公司以“六精六提”为抓手,在技术革新与管理提效维度双向发力。
针对钻孔施工与爆破环节衔接不畅问题,他们实施“钻爆平衡”机制,一方面紧扣现场钻孔进度动态组织爆破,避免孔位闲置过久;另一方面推行卸压设备“强制检修+人员动态调配”模式,定期检修钻机、电缆并建立台账,强化注液、润滑、巡检全流程监管,通过双向管控扭转了以往因爆破延迟导致塌孔的被动局面。“新机制让工序衔接更紧密,现场组织更有序。”该公司防冲管理部业务骨干任康江说。
注浆配比混乱是导致材料浪费的主要因素。对此,他们依据设计要求,细化“注浆工序分类配比”标准,并对施工全程录像留痕,从源头杜绝“随意配、过量注”现象。此外,他们针对钻杆规格不一、损耗高的问题,规范钻场钻杆使用标准,通过统计进尺与消耗的关系优化采购计划,严格考核材料浪费行为。
在作业模式优化方面,该公司推行“分时段攻坚+交接班零空档”模式,通过测算施工准备、乘车耗时等细化班次时长,严抓现场交接班效率,实现“人停机不停”,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孔口标准化建设滞后短板同样被重点攻克。他们实行“旧标识牌复用+新牌标准化制作”流程,定期回收可重复使用牌板,现场按标准挂设确保一次到位。同时推广“钻孔孔口精准定位”“卸压钻孔分段施工”等工艺,持续压缩无效作业时间。
据统计,技术革新和管理提效后,他们材料浪费减少超60%,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80%,钻孔施工标准化达标率提升至95%以上。
材料成本管控上“节流”
10月7日,在该公司综掘工区施工现场,班组长赵龙依照《岗位材料消耗定额制度》,结合当班进尺领用计划核查物料实用情况。
“我们依据巷道岩性、支护参数等关键指标,精准测算每米掘进的锚杆、锚索、截齿等材料标准用量,形成‘一巷一策’领用方案,材料员对照定额严格审核,超领部分按原值20%扣减。”据该公司综掘工区党支部书记宋进雷介绍,在制度倒逼下,各班组从“粗放领料”转向“精准用料”,单米材料消耗较以往降低10%。
为杜绝材料“领而不用、用而不管”,该公司实施“按需发放、余料回收”全流程闭环机制。材料库依据审核后的计划精准发放物料,作业结束后,班组长牵头组织余料回收,登记移交下一班组;对无合理理由未回收余料的班组,扣减相应绩效。
同时针对物料供应易断档问题,他们采用“集中转运+接力备料”方法,安排专人专责开展物料集中运输,建立“班班接续”备料机制,规定每班需为下一班在迎头外20米巷道范围内备足支护材料,从源头上破解“停工待料”痛点,材料周转效率提升30%以上,为连续掘进提供稳定物料支撑。
不止于此,面对井下产生的废旧支护材料,他们在生产服务中心建立“旧料重生区”,废锚杆经过除锈、调直、喷漆编号后,用于轻型结构件制作;旧钢带经整形、切割焊接,变身临时支护构件……“我们建立了‘四级拣选+旧料收购’体系,工区初拣、车间精拣、仓库复拣、专业评估,废料能修尽修、能用尽用。”该公司生产服务中心主任李世玺介绍,截至目前,累计回收支护材料120余吨,修复复用率73%,节省材料费近40万元。
市场化运行上“增效”
10月6日,笔者在该公司煤质发运工区了解到,三季度精煤火车发运占比达96.6%,同比激增10.06%,月均铁路请车兑现率稳定在95%以上……这份亮眼的“增效答卷”,正是该公司以协同效应、设备升级赋能,应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响应。
今年以来,为解决“铁路运力紧张、客户需求整体偏低”的双重挑战,该公司紧扣“市场化”方向,打出“精准定位+资源联动”组合拳,全方位破解发运难题。
他们对内“锁定需求”,联合西北运销分公司深度分析客户用煤指标、采购周期及用量波动等情况,共同开展市场研判,建立客户动态需求档案,满足客户需求,以精准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对外“强化联动”,打通运力堵点,依托自备铁路专用线优势,与西安铁路局、西铁物流中心、长武货运站建立“三方联席机制”,实时掌握西平铁路运力动态,及时共享车皮计划、线路天窗检修等关键信息,提前调整请车策略,确保主力客户的精煤供应“不脱销、不断供”。据了解,在优先保障地销优质客户的基础上,通过内外联动的高效举措,全年铁路运量同比增长9%,实现创效2600余万元。
在该公司煤棚现场,新投用的自动化掺配设备已正式投运,可实时监测掺配频率、给煤量等关键运行数据。“以往主要靠铲车司机的经验操作,地销精煤发热量不稳定。”该公司洗煤中心业务主管白自立指着改造后的缓冲仓和变频给煤机介绍,如今集控员能根据实时煤质化验数据动态调整给煤机频率,不仅实现了煤泥给料精度的精准控制,还将人员配置从过去的3人轮班值守,优化为无人值守模式。
下一步,正通煤业将保持“冲刺”的状态,以更精准的管理、更务实的举措,确保全年力争完成降本13.3%目标。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