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鲁西矿业,新巨龙公司11302超长工作面常态化实现8小时达产;唐口煤业掘进效率、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扭转了接续被动局面;梁宝寺公司狠抓精益洗选管控,综合创效1394万元……
“以长期视角推进,将精益理念融入日常运营全链条,持续创造价值。”这是鲁西矿业在“六精六提”管理运营体系实践中,持续迭代升级总结出的答案。单位成本比考核目标每吨降低百元,十项费用比预算降低5000余万元的优质答卷,正将精益管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让“管理理念”变“肌肉记忆”
“现在我们再也不用翻箱倒柜找配件了,分区、分类、有标识,每一项物资都有自己的身份信息,存储领用均有‘码’可寻,找设备最多两分钟。”在新巨龙公司设备库,管理员王太晨指着整齐划一的设备物资存放区,话语中透着股利落劲儿。
鲁西矿业创新构建物资管控体系,实现设备从入库、领用到归还、维修每一个环节的可追溯、可查询,真正做到闭环管控。同时,依托设备管理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及时掌握设备使用规律和损耗情况,提前预测维修和更换需求,有效防范设备“带病运行”风险。
“精益管理不是标语口号,而是上下协同的系统工程,只有做好顶层设计,才能让降本增效保收益真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鲁西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清现场调研时开具“良方”,着力在内控体系建设上下真功、做文章。
他们明确“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的深化方向——不止于短期节约,更要向深层挖潜,向机制要效益。通过建立“月度调度、季度督导、半年考核、年度总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六精六提”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开展。同时,聚焦全覆盖督导、问题清单化整改及定期考核,做实过程管控,持续巩固管理基础。
随着“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系统化、制度化推进,各单位从“规定执行”向“主动优化”转变,并逐渐沉淀为全员的“肌肉记忆”。新巨龙公司11302工作面由原来两班16小时生产优化为单班8小时达产,机电故障率降幅67%,生产班作业人员由14人优化至10人以内。唐口煤业以“保安全、稳效率、提标准”为导向,持续深化掘进精益管理策略,以专业协同为基础支撑,强化灾害治理能力,优化生产组织,提升标准管理水平,在稳定月度进尺的基础上,现场标准化和精益化水平稳步提升。梁宝寺公司狠抓精益洗选管控,推行“细粒度分级精选+尾煤泥截粗掺配中煤”的精益管理方法,综合创效1394万元。
“算账哲学”掀起管理变革
在鲁西矿业,一场“0.01%的成本革命”专项行动正在上演。他们将“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基因”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通过科学分析和决策,实现持续改进和效益提升。
走进唐口煤业洗配煤管理办公室,墙上的《煤质考核管理办法》修订记录格外醒目。副主任李淑伟正将当天的煤质检测数据录入系统。“现在每个环节都有明确标准,数据差0.1%都要追查原因。”他们通过建立“日统计、周通报、月考核”闭环机制,将煤质指标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从开采到洗选全程监控,全力以赴排除“矸”扰。
“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减少196万kWh,节电创效154万元。”新巨龙公司选煤厂用电统计数据让人眼前一亮。面对高耗能设备的“能效瓶颈”,他们组建专项攻关小组,对旋流器、压滤机等关键设备开展“全生命周期能效诊断”,从源头上切断“0.01%的隐性能耗漏洞”,让每一度电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效能。通过加装智能变频系统、重构运行参数模型等组合拳,推动老旧设备实现“能效跃升”。
李楼煤业以“精益营销”为突破口,创新性地构建了“‘公铁水’联运+质量管控+精准服务”三位一体的销售新模式。“我们实施从采场到客户的全流程质量管控制度,确保精煤灰分控制在8.7%以内,保证商品煤合格率达到100%。”李楼煤业副总经理贾振超说。他们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灵活高效的优势,同时依托临近港口、铁路的区位条件,分别开辟了水运和铁运新渠道,构建起“公路+铁路+港口”联运体系,亮出突破销售困局的关键一招。
鲁西矿业围绕降本增效中心任务,聚焦生产组织、物资利用、能耗管控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解剖式诊断优化,不放过每一个0.01%成本“渗水点”,持续完善经营机制,各类精益改善项目累计创效2亿元,为生产经营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百花齐放让“盆景”变“风景”
为了从成功培育的“盆景”中汲取示范经验并深挖特色,鲁西矿业通过召开“六精六提”季度例会、开办专题栏目等方式,将典型经验复制推广。
在郭屯煤矿113上01采煤工作面,采煤机司机王召勇轻触遥控器,机器随即轰鸣启动。与半年前相比,他的工作发生了令人惊奇的“反向变化”——每班作业时间缩短两小时,月收入反而增加了600元。这正是该矿推行的精益管理“加减法”带来的“红利”。“自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实行‘四六制’工作制,既保证了职工休息,又能实现设备错峰检修。”采煤工区区长李连立介绍,智能化升级让直接生产人员从9人减至7人,回采工效反增8%。
无独有偶,新巨龙公司利用“5M1E”分析法,围绕“人、机、料、法、环、测”排查分析改善点,开展“便携式皮带机托辊更换装置”等区队、班组层面速赢改善项目6项,创效56.92万元;累计完成岗位微改善62项,创效13.73万元,班组人员参与率达到78%。
在梁宝寺公司机修厂,每一件旧设备都有“第二人生”。仅8月份就完成非标件加工1676件、修旧利废631件。他们研发的“液压回拉工作法”让重型掘进机1分24秒爬陡坡,省下人工成本8万余元。通过系统优化与科学设计,成功释放3万余吨煤炭资源,真正把资源“吃干榨净”。
据统计,1至9月份,鲁西矿业共确立精益大项目164项,完成速赢改善1057项,申报岗位微改善7703项,“非必要无价值”浪费排查3627项,全员参与、持续改善的精益共识已逐步形成。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