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西北矿业:设计优化“掘金” 精益管控“提效”

作者: 秦炬洪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9日

在西北矿业亭南煤业机电管理部的部门早会上,技术管理人员不再各自汇报工作,而是围坐在一张图纸前,共同“会诊”一条运输皮带的优化方案。这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是西北矿业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降本增效的一个缩影,让节约与创新从一句口号,变成了每个岗位的自觉行动。

面对煤炭市场的周期性调整与持续低迷,西北矿业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战略定力,将降本增效提升到关乎企业生存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

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书翔旗帜鲜明地提出:“在行业上升期,成本决定着企业的利润。而在煤价低位期,成本则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基于这一深刻共识,西北矿业系统性地从顶层设计、技术革新和精益管理等多个维度,全面打响降本增效攻坚战,走出了一条内涵提质、度危求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战略引领  优化设计从源头“掘金”

亭南煤业优化掘进巷道断面规格及两巷布置,降低掘进成本510万元以上;双欣矿业优化采煤工作面设计,增加可采煤量7.5万吨,创收140.85万元;正通煤业根据地质条件变化优化调整支护设计方案,节约材料成本约100万元。亮眼数据背后,是西北矿业坚持贯彻“优化设计是最大的降本”理念的生动体现。

西北矿业决策者深刻认识到,有效的降本增效绝非零敲碎打,而是需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的战略行动。该公司充分发挥战略引领和顶层设计作用,将成本管控贯穿于生产经营决策的全过程,将“设计优化”确立为降本增效的首要突破口和最大潜力源。

他们要求各权属单位将技术经济一体化理念融入设计前端,通过对采场布局、巷道布置、支护参数、系统优化等进行持续审视和改进,从源头上杜绝浪费,激活效益源泉。这一战略导向明确了“向技术要效益、优设计降成本”的主攻方向,为各单位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

通过会议、文件、调研等多种形式,西北矿业持续向各权属单位传导降本增效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将“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深植于每位管理者和员工心中。亭南煤业在前9个月间密集召开18次设计优化专题会,正是对西北矿业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和坚决执行,确保了设计优化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通过持续优化巷道布置与支护参数,他们的掘进成本降低了510万元以上。

在统一战略指引下,西北矿业尊重各矿地质条件、生产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差异,鼓励权属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探索。双欣矿业应用“长掘长探”技术,利用定向钻机进行远距离精准超前勘探,将掘进前方地质构造由“黑箱”变为“透明盒子”,有效指导巷道优化布置,减少无效进尺和工程浪费,目前已减少重复进尺192米,节省工程费15.3万元。正通煤业则推行“一张图”设计,实现全要素流程整合,减少沟通成本、决策成本和试错成本。

技术赋能  智能化建设为效率“提速”

走进大恒煤业生产调度中心,数十块液晶显示大屏上画面变换、数据跳动,鼠标轻点,井下工作面采煤机滚刀飞转,液压支架随之有序伸缩推移,滚滚乌金经皮带运输至地面。他们通过智能化建设为生产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据该公司综采工区区长王洪大介绍,他们现在5人就可完成工作面全部操作,实现单面达产。

西北矿业将技术创新和应用作为驱动降本增效的核心动力,围绕地质勘探、生产组织、洗选加工等关键环节,大力推动技术升级和工艺革新。同时秉持“少人则安、提效增效”理念,将智能化建设作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的关键举措。

大恒煤业引进支架电液控系统、智能采煤机、LASC惯导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创新实施具有“大恒特色”的多轮顺序均衡梯次可变控制时序放煤、端头设备顺序自移等自动化工艺。目前,该工作面综合自动化率稳定在90%以上,其中支架自动跟机移架率达到93%以上、煤机自动截割率达到95%以上。

双欣矿业针对长距离掘进面配套胶带输送机设备点多、故障多等问题,更换315千瓦变频一体机作为驱动,达成‘一条巷道一部皮带’4000米超长距离运输。同时,装备后补锚护平台,实现“掘支同步、立体交叉、快速推进”,每排支护作业时长缩短20%,掘进效率提升16%。

此外,西北矿业坚持践行“精煤战略”,持续推动洗选工艺优化升级。针对各矿井资源禀赋不同的现实,通过洗选系统的差异化深度挖潜提升产品价值。

针对原煤全入洗后,矸石含水量骤增的问题,双欣矿业创新应用“压缩空气吹风+阶梯式物料滞留”工艺,矸石水分降低2.2%-3.3%,日均减少矸石外排76.43吨,节省运费87.94万元。

邵寨煤业则推行“双控一清”管理模式,实施井下煤矸分离、分装、分运、分提,保证了原煤发热量平均达到4155卡。他们积极推进超高压煤泥压滤系统改造,完成粗煤泥分选工艺优选,末精煤和洗混煤的回收率提高1.5%,累计创效900余万元。

精益管控  闭环机制为成本“瘦身”

“我们坚定不移践行‘低成本’生产经营理念,从决策源头、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生产过程等多方面降低成本,增强‘煤价降到哪里,成本就降到哪里’的干事本领。”亭南煤业党委书记、董事景长宝说。该公司构建“事前分析-事中管控-事后考核”闭环机制,实施材料费总额控制,推行“日清月结、月度累计考核”模式,以精益管理强化成本管控。

西北矿业将精益管理思想融入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通过材料成本精细化管控、电力成本系统化挖潜、设备物资高效化管理等举措,构建全过程、全覆盖、全员参与的成本管控体系。

为减少和杜绝材料积压浪费,亭南煤业在井下创建技术周转材料库7处8间,覆盖综采、掘进、机电、运输等专业领域。各材料库由对应专业口实行“专人专管、责任到人”的自主管理模式,将周转材料上、下井转运时间平均缩短40%,累计降低材料搬运成本超30万元。

双欣矿业实施原煤转载溜槽防堵抑粘工艺改善项目,同步优化整合洗选、烘干循环水系统,日均节电2604千瓦时,创效79.8万元。引入超高压压滤技术后,吨煤电耗仅需3千瓦时,每年可节省电费近500万元。

五举煤业通过建立统一的物资数据库来强化设备管理,严格执行月度采购计划审核,累计审减采购项目379项,实现库存降低超过40%。爱科公司利用闲置废旧电机,设计制作了胶管缠绕工装,实现自动旋转缠绕的功能,生产效率由每小时2人6条,提高至每小时1人30条,效率提高近10倍。

降本增效不是短期冲刺,而是持久战。西北矿业坚持以战略引领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精益管理为保障,持续深化降本增效各项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面对煤炭市场的不确定性,该公司完善成本管控体系,强化全员成本意识,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主动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