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身定制的“导师合约”到热血沸腾的技能擂台,从“赛场选马”的公开竞聘到精准赋能的数字考核,鲍店煤矿通过一套人才培养“组合拳”,将人才活力转化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厚植沃土,打造人才成长“摇篮”
鲍店煤矿把基层一线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制“2+1”导师带徒成长套餐,一位技术主管传授管理经验,一位业务骨干指导专业技能。通过“上挂下挂”、岗位轮换等多项举措,已有30余名骨干实现跨领域交流,百余名职工主动提升学历,人才生态持续优化。
“走出去”开阔眼界,“带回来”转化成果。这个矿强力推动对标学习,外出人员必须交出“心得+报告+PPT”三项成果,确保每次交流都不虚此行。2025年以来的10余次对标,已成为激发创新灵感的“充电站”。
留住人才更要留住心。青年人才公寓设施齐全、“入矿第一课”温情满满,定期组织联谊活动,并对入职三年内结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1万元幸福礼包。矿党委通过面对面座谈,上半年已解决青年关切问题13条,用真心实意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能者上前,筑就人才“晋升快车道”
“谁英雄谁好汉,比武场上看一看”。这个矿搭建常态化比武擂台,通过全员技能竞赛、班前会讲评、安全措施宣讲等,让优秀人才在实战中脱颖而出。“状元墙”上的风采展示加外出学习,激励着后来者,这不仅是一次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条让实干家脱颖而出的“星光大道”。
人才选拔机制同步革新,覆盖12大专业的人才库建设,如同一场公开透明的“闯关”挑战。通过申报、考试、评审的“赛场”通道,338人竞逐,92人入库,5人冲进能源集团人才库,数字背后,是“是金子就要让你发光”的公平承诺。此举彻底将“伯乐相马”变为“赛场选马”,激活了一池春水。
借助大数据为年轻干部“精准画像”,以实干为导向,建立常态化发现机制,矿党委构建了清晰的人才梯队。如今,90后中层骨干占比已达13%,年轻力量崭露头角,为矿井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青春动能。
严管厚爱,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坚持以“头雁”引领“群雁”,这个矿通过开展“践行红旗渠精神 履责担当展作为”“践行‘三种精神’争当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五讲五比”大讨论和“揭榜挂帅”攻坚行动,将精神铸魂与实战练兵相结合,推动管理技术人员在攻坚一线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创新实施人才后评价机制,对69名高校毕业生开展能力测评与面试考核,实行末位淘汰,3人有序退出。在高校毕业生转正环节,严格执行“不低于10%”的分专业淘汰比例,树立起“有为者有位、平庸者让位”的鲜明导向。
构建“数智考评”平台,全面升级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分层分类考核,强化结果分布与正负向积分管理。依托“五个能力”反馈机制,实现精准赋能、动态提升,真正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成为常态,持续激发组织活力。
随着“育、选、励”人才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鲍店煤矿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打造了一支支撑矿井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为争创“全面一流”矿井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