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抢占市场高地的“核心引擎”。新材料公司山东玻纤始终将人才战略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通过构建全周期培养体系、精准引育高层次人才、完善机制保障等举措,打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良好生态,让人才红利充分转化为发展动能。
萌新培育架起成长“快车道”
近日,山东玻纤组织2025届新职工签订“师徒协议”,帮助新入职高校毕业生快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同步,他们启动“职业导师+专业导师+生活导师”培养体系,为新人量身定制成长路径。
(签订仪式现场)
职业导师“引路”:聚规划指导,通过定期沟通梳理岗位发展方向,帮助新人明确短期目标与长期愿景,避免职业迷茫;专业导师“授业”:以“手把手教学+项目实操”的方式,传授玻纤生产工艺、设备运维、质量管控等专业技能,解决新人“不会干、干不好”的难题;生活导师“暖心”:关心新人住宿、饮食、人际交往等生活需求,帮助其快速融入企业文化,消除陌生感。
“之前还担心刚毕业找不到方向,导师帮我梳理了‘工艺学习→设备实操→项目参与’的成长路线,现在每天都知道该往哪努力!”刚签订师徒协议的新职工李子祥说。
高端引育集聚发展“领头雁”
在夯实基础人才梯队的同时,山东玻纤紧盯玻纤高端材料领域的技术需求,以“外部引进补短板、内部培育强优势”的双轮驱动模式,精准集聚高层次人才力量。
一方面,深化与国内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打破地域与体制壁垒,构建“共引共用”的人才合作机制——重点围绕高模量风电纱性能优化、绿色玻纤湿法毡降本增效等行业关键课题,柔性引进玻纤复合材料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专家,借助外部智力资源突破技术瓶颈。
(高校老师授课现场)
另一方面,注重内部人才的梯队化培育,通过搭建技术攻关专项平台、设立人才培育专项计划,鼓励骨干人才深耕高端玻纤技术领域。针对核心技术岗位人才,量身定制成长路径,支持其参与行业重大项目研发与技术创新,逐步培育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术人才,为企业突破高端玻纤技术、打开国际市场筑牢“智力核心”。
机制保障激活人才“创造力”
“引才”更要“留才”,“育才”更需“用才”。山东玻纤通过完善机制建设,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消除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在晋升通道上,打破“唯资历、唯学历”的传统模式,构建“管理序列+技术序列”双轨晋升体系——技术人才可通过技术路径晋升,享受与管理岗位同等的薪酬待遇,实现“技术深耕也能有奔头”。
在激励机制上,推出“技术攻关奖励+专利转化分红”组合政策:针对突破关键技术的团队推出专项奖励,鼓励人才攻克行业难题;对核心专利转化收益设置分红机制,让人才共享技术创新成果,充分激发人才创新主动性。
(职工正在对原料成分进行攻关)
此外,山东玻纤还依托“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人才配备专项科研经费、先进实验设备,确保人才“有平台干事、有资源攻关”。
山东玻纤以“全周期培养、高层次引领、多维度保障”的人才工作思路,让各类人才在企业发展中“各得其所、各展其长”,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