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砺剑正当时,技能比武展锋芒。近日,新材料公司东华科技技术比武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各单位的“尖兵”齐聚一堂,在实战化“练兵”中展技能、赛本领、扬精神,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技能“盛宴”。
精心筹划 搭建竞技平台
“本次比武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把赛场上迸发的激情与智慧,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张钊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后,东华科技技术比武全面启动。
秀“电工”绝技、展“铲车”绝活、亮“安全”绝招……本次比武精心策划、周密组织,聚焦生产一线关键岗位,推动活动向更多工种和职工延伸。比赛涵盖电焊工、叉车工、电工等6个核心工种,设置“理论考试+实操考核”双环节,全面检验职工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活动历时一个月,赛程紧凑、组织有序,为广大职工搭建了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平台。
为营造浓厚的比武氛围,东华科技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班前班后会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发动,广泛宣传职工技能比武活动的重要意义,动员职工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身其中。同时,结合比武成果,及时总结推广优秀职工的经验做法,通过选树典型、命名表彰、政策激励等方式,持续激发全体职工学业务、钻技能的积极性,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迅速掀起全员练兵热潮。
唯旗是夺 赛场竞显风采
“叉车比武不仅要求‘快’,更要‘稳’和‘准’,别看只是绕桩,其实考验的是操作和耐性。”连续三届摘得叉车工比武桂冠的苗勇,在赛后分享了他的“制胜秘诀”。
叉车工技术比武赛场上,参赛选手驾驶叉车沿预设的S形桩位缓缓前行。前进时须精准绕桩,不得触碰桩杆或压线,完成一圈后,还需倒车原路返回。看似简单的重复操作,实则对选手的空间感知、手脚协调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赛场上争分夺秒,毫厘之间见真功。精湛的技艺不仅体现在叉车与桩位的精准穿梭,更在电焊工赛场上化作电光火石间的匠心较量。今年的电焊工比武一改往常“给题焊接”的传统模式,创新采用实战化操作形式,聚焦生产实际,统一组织更换预热器护栏立柱。每名选手需独立完成6条立柱的切割、定位、安装与焊接任务,全过程贴近现场作业标准,全面检验实操能力。
比赛现场,弧光闪烁,焊花飞舞。选手们全神贯注,或蹲或伏,手持焊枪,稳稳推进。他们精准把控每一条焊缝的宽度、高度与成型质量,力求做到平整均匀、焊缝精美。“这不仅是场比赛,干完的活要直接用在生产现场,质量必须过关。”电焊工刘传省一边擦拭汗水一边说。经过紧张作业,一根根新立柱稳稳树立,焊缝平整美观,安装牢固可靠,经检验完全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这不仅是一场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生产支援,真正实现了“练中干、干中练”的深度融合,让技术比武从“赛场高光”走向“现场实用”。
实战砺兵 安监亮剑争先
安全监察员也能参与技术比武?在东华科技,安全监督不仅是岗位职责,更是一门需要真功夫的“技术活”。
为全面提升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与实战水平,该公司创新在技术比武中增设专“兼”职安监员比武项目,将日常的“安全检查”搬上竞技舞台,以实战化方式检验安监人员“查隐患、判风险、抓整改”的综合本领。
本次比武紧扣生产实际,模拟真实作业场景,涵盖设备运行、作业许可等多个维度,参赛选手根据抽签结果进入指定区域,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管理制度,全面排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现场形成《安全检查问题清单》,确保过程可追溯、结果可闭环。评分采用“红黄牌”分级机制,分值与风险等级挂钩,强化风险意识。问题描述是否准确、判定依据是否充分、整改建议是否可行,均纳入评分体系,全面考察安监员“查得准、判得清、写得明”的专业能力。
“这不仅是一场技能‘大比拼’,更是一次跨部门的安全‘互查互学’,通过‘以查促改’‘以查促管’,既促进了安全管理经验的交流共享,还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张钊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