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新路子 好日子——刘园子煤矿精益管理“三重奏”

  王毓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开源节流重分毫,降本增效在点滴。西北矿业刘园子煤矿将节支降耗、提质增效贯穿生产经营各环节。通过树立节约理念、探索降本新路、优化管理模式,系统施策、协同发力,确保降本增效见行见效。

双机嫁接破难题,创新改造省百万

“通过嫁接‘山西天地+三一重工’双机型悬臂段后,成功节省费用达260万元。”在刘园子煤矿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综掘二区汇报的降本增效成果引发热议。面对突发设备故障,他们不等不靠,将精益理念融入生产环节,通过精准测量、精心加工和科学组装,不仅解决了无备用件的燃眉之急,更探索出一条设备改造再利用的新路子。

目前,矿井已建立起常态化的“月度经营管理深度诊断”机制。该机制由矿领导班子牵头,多部门协同配合,组织专业科室对物资消耗,设备运行等关键环节开展系统性排查,通过运用帕累托分析法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推动矿井管理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从表象处理向本质治理的质效提升。

“我们通过实施TPM全员设备维护、OEE设备效率诊断等组合措施,建立设备检修台账,并对核心设备实施预防性检修。”机电管理部主任李浩介绍道,“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设备运转效率提升13%,故障率同比下降8%,为生产连续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主维修闯新路,闭环管理提质效

秉持“过紧日子才能过好日子”的理念,刘园子煤矿严格落实能源集团《十项费用节支行动方案》,将“精细管控,降本增效”落到实处。矿井创新突破传统维修模式,以修旧利废、自主维修为抓手,量身定制单体支柱自主维修专项方案。机修厂整合现有人力资源,筛选华能留用单体支柱进行维修及配件更换,生产技术部全程监督验收,成功构建“筛选—维修—质检”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

自主维修方案推行以来成效显著,通过重构管理流程、严控质量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彻底改变了以往依赖外委的维修模式,实现了维修效率质的飞跃。维修周期由一个月压缩至两周以内,自主维修合格率稳定达到98%,累计节省维修费用13万元。

刘园子煤矿以单体支柱自主维修为突破口,成功培育4名复合型维修骨干,有效提升矿井设备全周期管理水平。立足当前成效,矿井将进一步健全修旧利废长效机制,扩大自主维修覆盖面,实现安全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益的双提升。

全员改善结硕果,激励机制激活力

“随着各单位申报的自主改善项目数量持续增加,我们坚持优中选优原则进行表彰。”综合管理部主任王旭表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矿井累计收到职工自主改善项目213项,完成151项,发放奖励2万余元,实现经济效益521.83万元。

刘园子煤矿深入贯彻落实“改善就是创新,创新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建立健全精益化管理体系。通过实施“月度考评”与“年度评定”相结合的双重激励机制,构建矿级、区队、班组三级联动的奖励体系,充分调动全员参与改善的积极性。这种“全面发动,重点突破”的创新管理模式,成功营造出“人人参与改善,处处可见改善”的浓厚氛围,持续激发基层员工的创新创效活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