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跟随师傅下井,穿戴好工作服,确认自救器、矿灯等装备都没落下,我紧跟师傅进入罐笼,来到井下,虽然在下井前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跟着师傅去工作面时,路程的长度带给我的震撼依旧不小,但也生出无限敬畏。”西北矿业五举煤业开拓工区2024届入职的大学生陈志涛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记忆犹新。通过公司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的系统培育,如今陈志涛已能独立完成工区相关工作,从一个遇到问题不知所措的新手,成长为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合格“新人”。
人才兴则企业兴,唯有厚植人才“沃土”,方能激活“一池春水”。为帮助新入职员工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岗位,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五举煤业搭建“1+4+N”人才培养“阶梯” ,精准把脉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和实操竞技,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一个核心,厚待“新”力量
“希望新入职的同事们能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迅速融入公司,开启自己在五举煤业干事创业的成功之路。”8月7日,五举煤业举办2025届高校毕业生入职培训开班仪式,副总经理薄向华代表全体干部职工对新入职大学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寄予殷切期望。
(五举煤业召开2025届新入职高校毕业生入职培训开班仪式)
如何让“新兵”快速成长为“尖兵”,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课题。在满载希望和期待的8月,五举煤业迎来了10张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面孔——2025届新入职大学生。
为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转变身份、成长成才,五举煤业制定《2025届高校毕业生迎接方案》,以新入职员工全面成长为核心,制订培养计划,由党委组织部、安全监察部、综合服务中心、党群工作部、财务管理部等多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项新入职员工工作,协调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该公司精心为每名高校毕业生准备了香皂、洗发液、沐浴露、牙膏牙刷等10余件洗漱大礼包,宿舍内部环境整洁有序,每一张床铺都被精心打理得规规矩矩,覆盖着全新且洁净的床单,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各种生活必需品如暖瓶、学习桌椅等摆放得井井有条,充分满足新入职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切实用最贴心的服务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的生活工作环境。
四个举措,提升“新”素质
入职培训—岗位实践—导师制度—考核评价,在这四个新员工培养阶段中,该公司因需施教、精准培养、多点发力,确保实效。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团队建设增强沟通能力、座谈交流助力职业规划、轮岗锻炼提升适应能力……该公司通过各个阶段的举措全面挖掘新入职员工的优势与潜能。
新入职员工曹欣奥在“我与五举共成长——凝‘新’聚力绽放青春”演讲比赛中说道:“最初的岗前培训让我加深了对煤矿工作的理解,也意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通过与往届学长学姐们面对面座谈交流,让我对未来的规划更加清晰明了;我将在今后的轮岗交流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五举煤业举办“我与五举共成长——凝‘新’聚力绽放青春”演讲比赛)
该公司根据新员工的专业特长和岗位需求,为他们制定为期9天的培训计划。采用以现场培训为主、经验交流座谈为辅的培训方式,把“问题”当“教材”,把难题当课题,现场进行讲解,“点对点”指导、“面对面”培训、“手拉手”帮教。
他们针对新入职大学生技术功底扎实但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切实制定专属职业规划,实施“一线锻炼”“轮岗轮训”等培养机制,助力大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具备专业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他们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生产及非生产科室负责人与10名新入职大学生签订“师徒协议”,以“精准滴灌”式培养,为青年搭台压担子、铺路子,引导青年钻研技术、注重创新、扎根一线,量化人才考评体系、优化培养机制,助推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2024年以来,五举煤业先后有35名青年大学生晋升技术职称,37人走上管理岗位。
N种手段,助推“新”成长
“党委组织部联合各部门开展‘七个一’活动,一次‘矿区微旅游’活动、一次新老大学生座谈会、一场‘我与五举共成长’演讲比赛、一场篮球‘友谊赛’、一堂入矿企史教育和廉洁教育第一课、一次红色教育‘观影会’、一场典型引领宣讲报告会。”8月5日,五举煤业迎新筹备会上,党委组织部部长付长成介绍提升新入职大学生能力素质安排的“七个一”迎新工作计划。
(五举煤业开展“矿区微旅游”活动参观煤质发运中心)
五举煤业以“传、帮、带”为抓手,结合线上线下培训模式,从员工入职、岗前培训、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方面开展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培训,以“系统培训+经验传授”的教学模式,促进新员工整体素质提高。
今年以来,该公司不断深化“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活动,建立公司、区队和班组多个层面的“技术比武”常态化推进机制,聚焦不同岗位工种,以“实战化”竞赛模式推动培训与实操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复合型人才。先后举办采掘电钳工、金属焊接、综掘机司机、安全仪器监测工等大型技术比武活动5场次,20余名优秀青年职工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矿井的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根基是人力资源,我们‘量身定制’人才培育计划,引导青年职工快速成长成才,让更多青年在煤海绽放光芒,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储备先锋力量。”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安顺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