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兖矿能源鲁南化工:36小时接力攻坚,年增效益过300万元

作者: 李楠楠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从碰撞思路、到敲定方案,到现场施工、到并入运行,从生产部、机电部,到环己酮车间、检维修中心、仪表车间,一场36小时的接力攻坚,最终有效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实现年创效超过300万元。兖矿能源鲁南化工多部门联合作战、与时间赛跑,用扎实成效诠释了“向技术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率”的鲁化实践。

决策迅速,高效协同抢时间

7月22日,鲁南化工总调度长杨斌在与生产部值班调度长路欢身对公司各车间的内部流程进行梳理的时候,发现环己酮车间导热油炉气源有进行改造的可能。两人遂前往环己酮车间实地调研,并与车间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探讨交流。40分钟后,一个将导热油炉气源由外采天然气改为公司副产氢气的改造思路和安全预案被敲定。

说时迟那时快,专项技改小组即时成立。方案编制、变更审批、全公司物资“利库”寻料、施工队伍组织——各环节无缝衔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旋即打响。

昼夜奋战,改造投运破难关

23日上午9点,施工人员进入环己酮车间正式开始作业,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承担技改的施工人员,是鲁南化工刚刚成立的检维修中心工作人员。

“咱们自己人干,一是对装置熟悉,二是责任心更强。特别在当前形势下,大家更是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加班加点毫无怨言。”检维修中心主任何冰说。

全体参战人员争分夺秒,历经16个小时连续奋战,7月24日凌晨1点36分成功完成改造,验收合格后,顺利并入系统。

投运之初,由于介质变化,导热油炉炉温波动频繁,成为稳定运行的拦路虎。因为阀门为手阀,环己酮车间就组织人员轮流靠在现场,根据控制室指示,进行微调、勤调、慢调,将天然气用量逐步从490Nm3/h降至60Nm3/h,直至全部切出。

为确保联通管线及导热油炉安全稳定运行,环己酮车间副主任肖红玲建议增设自调阀。天一亮,车间就联合生产部及仪表车间,配合寻找适配的自调阀、电缆、管材等,全力推进自调阀安装,炉温控制难题迎刃而解。

再接再厉,节本降耗增信心

连日来,环己酮导热油炉运行平稳高效,各项生产指标稳定。

“之前根据天然气用量核算,每天的费用在1.22万元,此项改造后,天然气全部停用,实现吨环己酮成本直降13元,综合测算日创效益1.13万元,年化经济效益达372万元。”杨斌说。

此次攻坚展现了鲁南化工以行动突围成本困局的决心与智慧。从领导靠前指挥到一线高效执行,从精准技术决策到跨部门协同攻关,团队以“啃硬骨头”的拼劲接续奋战,将逆势突围的措施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效益,为公司度危求进注入强劲动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