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矿业鲁西煤矿锚定“提质增效、降本降耗”目标,将精益管理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链条,从成本管控的“锱铢必较”到营销模式的“灵活应变”,从内部机制的“破旧立新”到政策红利的“应享尽享”,一系列扎实举措让企业在严峻形势中站稳脚跟,走出了一条度危求进的稳健发展之路。
精打细算控成本 双控机制见真章
“这张材料领用单被退回了,系统显示同类物资仓库还有存量。”在运营管理部物管库,管理员正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核减无效订单。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鲁西煤矿已成常态。据统计,仅上半年该矿就核减无效材料订单68万元,盘活闲置物资40.23万元。
“我们把‘过紧日子’思想细化成了可操作的制度。”副矿长宋鑫表示,矿井建立“专业控+单位控”双控责任体系,将占比前十的成本项目和“十项重点费用”列为管控核心。通过预算事前管控,上半年重点可控费用较预算压减105万元,降幅达37.63%;商品煤完全成本压减550万元,单位成本降至717.91元/吨,较年度指标再降13.09元/吨。
在机修工区,《市场化价格手册》让维修加工有了“明码标价”。“以前修设备靠经验,现在按流程算成本。”机修工区区长菅光雷拿着结算单介绍,三采区巷修等9个项目实行单独结算后,职工干劲明显提升。同时矿井对修旧利废形成闭环管理,仅上半年就创效104.76万元。这种“人人算成本、个个创效益”的氛围,正是矿井成本管控成效的生动注脚。
机制革新激活力 内外联动创效益
走进生产区,“六精六提”管理看板格外醒目。“我们把内部市场化延伸到每个岗位。”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冯兴丽指着看板介绍,从辅助区队运行到外围工程竞拍,从现场浪费整治到跑冒滴漏治理,矿井通过全链条管控挖掘潜力。综采工区职工发现的液压管路滴漏问题,整改后每月节省液压油消耗3.2万元,这样的“微改善”在各工区如“雨后春笋”。同时,该矿深耕政策“富矿”,完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创效500万元,通过低息置换高息节省财务费用5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鲁西煤矿抓住济北旅游大道北延项目契机,一次性完成261.9亩塌陷地的评估退出移交。“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刘元秋坦言,这种“借势而为”的做法,为企业轻装上阵打下了坚实基础。
灵活营销拓市场 产销协同增效益
“这批八级精煤竞拍溢价可观,我们要持续推进此项工作!”煤炭管理中心销售人员表示。今年以来,鲁西煤矿推行“精益营销”策略,在八级精煤与高灰精煤“双线发力”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商品煤市场化竞拍,累计实现溢价收入342.27万元。
“煤质有变化,产品就得跟着变。”煤炭管理中心副主任董昌坤指着实时监测的煤质数据说,矿井根据井下煤层变化动态调整洗选方案,既保障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又加快了精煤库存消化。同时启动的市场电煤业务,已为企业新增效益40余万元,长协电煤与市场电煤的协同推进,确保了产销平衡。
“下一步要把成本再降11%,费用压减5%,可控费用控制在680万元内,围绕‘六个争创一流’,锚定全年目标任务,理清思路、真抓实干,以新的思路、新的作为,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作出积极的贡献!”该矿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业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