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掘锚一体机参数调试记录很扎实,把课堂所学的液压原理和现场实操结合得很到位……”7月17日,在采掘培训实操考核中,西北矿业双欣矿业党委组织部部长袁智财对正在接受考核的学员们给予了肯定。这是该公司深耕人才培养沃土、激活青年成长动能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西北矿业双欣矿业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紧密围绕西北矿业“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的总体部署与工作要求,系统推进以“653”全员大培训体系为抓手的人才培养工程,全力以赴为青年职工铺就“成才高速路”。
从“理论课堂”到“井下战场”
“巷道支护角度偏差过大,会大幅降低支护强度,严重影响巷道安全,施工中必须精准把控……”7月12日,在24102辅顺掘锚工作面,掘锚工区生产班长司志业正结合现场工况,为徒弟尹猛讲解支护技术要点。这是该公司深入实施“导师+项目”培养模式的一幕。
为加快青年职工成长步伐,筑牢企业人才梯队根基,双欣矿业系统构建专业师资与实践平台“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采煤、掘进、智能化……等六大核心专业领域,精心遴选20余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骨干人才组成“首席培训官”,结合“每日微实操+周综合演练”常态化训练模式,确保技能训练贴近实战、持续深化。
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高标准实训基地等实践平台的孵化作用,围绕现场施工关键工序、设备精细化维修维护、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重点环节,定期组织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的专业技能提升培训。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设备精密维修、智能通风监测系统操作等专项实训活动30余场次,参训职工达650余人次。
从“新手小白”到“技术骨干”
“按下这个应急按钮,能在0.5秒内切断设备电源,同时触发声光报警……”在该公司实训基地内,掘锚工区高旭正为新职工演示掘锚一体机远程操控应急操作。入职仅两年,高旭已从一名缺乏实践经验的新入职员工,迅速成长为能够独立带队完成掘锚一体机系统性检修的技术骨干。这一显著转变,是该公司深入实施“项目压责+实训赋能”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取得的实效。
该公司始终坚持“让人才在实战项目中砺炼成长”理念,精准施策,将有发展潜力的青年职工纳入矿井智能化升级改造、快速开采技术研究、复杂地质条件安全高效开采等核心攻关项目组。通过明确任务目标、压实岗位责任、提供资源保障,引导青年职工深度参与技术方案实施与复杂问题解决全过程,有效加速其专业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的综合提升。上半年,由掘锚工区5名青年技术人员牵头攻关的《截割齿轮箱压力传感器失效》项目,成功将设备故障率降低30%,节省维护成本50余万元。今年以来,累计培养出6名专业技术骨干,提拔10名年轻干部,公司年轻干部占比51%以上。
从“单点培养”到“全链赋能”
为确保人才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与实效性,该公司还创新构建“三期+”链式全周期培养模式,实现从“单点培养”向“全链赋能”的跃升。该模式紧密围绕青年职工职业生涯的“新鲜期、发展期、稳定期”三个关键阶段,精准施策,分层推进。
此外,他们还通过制定《高潜员工管理实施意见》《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推进方案》等8项专项制度,明确各阶段培育目标、路径、考核标准及激励约束措施,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闭环。通过系统化、制度化、差异化的培养链条,有效贯通了人才成长全路径,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截至目前,2024届入职高校毕业生不仅全员在岗稳定履职,更在采掘技术优化、通防系统升级等核心业务领域积极作为,持续贡献新生力量,为企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们既要让青年人才‘留得住’,更要让他们‘长得高’。未来,双欣矿业将持续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人才培育机制,让更多‘技能精兵’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绽放光彩。”双欣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波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