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西矿业郭屯煤矿工业广场,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该矿巷修工区一队生产三班班长刘绪超身披绶带、昂首挺胸,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感受庄严时刻、共沐荣耀时光。
6月份,巷修工区因高标准超额完成巷道整修硬化任务,被矿井评为“荣誉护旗单位”。刘绪超作为优秀班组长,被推荐担任“荣誉护旗手”。
把优秀班组长推到聚光灯下,是郭屯煤矿夯实基础、强化班组建设的缩影。
(优秀班组长参加升国旗仪式)
制度“标准化”理清“基层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班组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小组织单元,既是安全生产计划的执行主体,也是矿井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
郭屯煤矿高度重视班组建设,始终将区队班组建设锚定为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水平的根基工程,致力于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该矿以“16+N”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为班组建设夯实制度保障。按照标准建立规范班前班后会、现场交接班、民主管理、隐患排查等流程化制度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扩展涵盖纵向贯通班前会标准化流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班组长履职评价等全周期管理,横向建立制度宣贯、执行监督、效果评估闭环机制的“三纵三横”制度矩阵。
他们健全完善“16+N”标准化制度体系,筑牢班组管理“四梁八柱”,推动班组建设从“经验管理”向“科学治理”精准转型。
抓实“关键人”培养“领头雁”
班组长在班组起着“火车头”作用。郭屯煤矿一直把班组长培养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质效的重要抓手,实施“精准化培训+实战化练兵+梯队化培养”三位一体素能提升工程。通过规范选拔任用、聘任程序、激励管理、授权负责等机制,建立班组长“三推三考”动态管理,以群众推优、区队推荐、组织推选,配套安全考核、能力考评、任职考察,选优配强班组长。
注重学习钻研的机电工区电修班班长张志强,连续3年在全国煤炭行业职工技能大赛获奖,还获评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业务上是行家里手、工作上是模范先进,他很快被组织提拔为机电工区副区长,职业生涯实现由“工”到“匠”、由“匠”到“长”的华丽转身。
近两年来,该矿累计解聘班组长42人,选聘3名优秀班组长走上区队长岗位。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作用加上“能上能下”的考核激励,激活“兵头将尾”的“源头活水”,一大批班组长在岗位上争排头、做表率,团结带领班组成员把一项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变成可能。
(工作中的张志强)
练就“真本领”打赢“攻坚战”
“兵头将尾”会管能干才是“硬道理”。郭屯煤矿坚持用好“六好”区队、“五型”班组评选机制,发挥奖惩考核“指挥棒”作用,用好“传帮带培”手段,全过程提升班组长履职水平和班组战斗力。他们坚持每月召开班组长例会,让优秀班组长上讲台,介绍班组管理经验和工作成效,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该矿还依托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探索畅通技能通道,“一技傍身”和“一专多能”成为职工迫切追求。
该矿建立了“五小成果转化平台”,旨在整合资源,征集发放“攻关”课题,汇集“能工巧匠”巧思智慧,激发小改小革热情,提升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效率。据统计,今年以来,共修旧利废节省资金382.87万元,累计兑现小改小革奖励5.75万元。掘进工区一队生产班自主创新的“棚梁辅助托举装置”,使架棚工效提高1.5倍;采煤工区检修班班长孔德彪,以液压支架供液“双进双回”改造,使设备运行效率提升150%;掘进工区三队生产一班班长王开前,团结带领班组巧攻断层、稳推进尺,创下日进13米的掘进纪录。巷修工区一队生产三班班长刘绪超,在巷道硬化施工中用心思、动脑筋,创新制作了混凝土吊运远控料斗,工效提高20%。
会管能干,一个个优秀班组长在基层滚打摸爬中树立了威信、赢得了认可,得到班组成员和区队领导的一致推崇。
念好“安全经”守牢“生命线”
“干啥都得先要安全。”是郭屯煤矿掘进工区一队生产班班长李长海的口头禅,也是他一直奉行的座右铭。
为提升基层和现场管理水平,该矿以“网格化管理”层级压实责任,以“解剖式检查”消除短板弱项,以“现场变化管理”防范于未然,以“事故隐患内部举报奖励”织密安全防线,坚持将“双重预防机制”嵌入生产作业计划,将灾害治理作为生产工序管理,推行关键岗点“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和隐蔽工程“视频存档”管理,零星工程落实“双报备”制度和现场监督管控措施,以细致管控对不安全行为和低标准作业说“不”。
他们还推行班组“班前3分钟风险研判+班中动态巡查+班后复盘整改”工作法,创新实施“双人互检”“双确认”等现场管控机制,激发“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主动,有效遏制了违章行为。
(“五型”班组获得流动红旗)
卸掉“烦心事”凝成“一家亲”
班组亲情文化是探索更是回归。郭屯煤矿坚持以“德治”企业文化为引领,自下而上探索安全文化体系创建,把班组长塑造成“老大哥”,在工作间歇、班前班后会上、上下班途中与工友谈心谈话,深入了解班组成员家庭情况、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大力开展亲情班组建设,工作之余相互走动,大事小情相互帮衬,建立“同吃一锅饭”的朴素情谊,以情感纽带提升班组凝聚力。
“心贴近、情相通,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秦晓强感触颇深。
该矿常态化开展“我为职工答疑解惑”,组织党群专业人员深入区队班组,开展面对面“慧谈”,主动征求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他们还着力构建“矿-区队-班组”三级民主管理组织架构,推行班务公开“阳光工程”,通过公示栏、钉钉群等渠道,定期公开绩效工资、班费收支等10类内容,实现“管理透明化、监督常态化”,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