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位于甘肃灵台的西北矿业邵寨煤业公司内满目青翠,绿意盎然。清晨6点,该公司煤质发运工区车场内一派井然有序、火热繁忙的景象,一辆辆货车整齐排列,等待装车后发往全国各地。同一时间,煤质发运工区煤场管理员白昆坐在智慧发运中心室内,不时查看发运计划,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沟通联系,提升运煤效率。
(火热繁忙的煤炭发运现场)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邵寨煤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精准施策,狠抓煤质、优化结构、开拓市场,充分挖掘和扩大“邵煤”品牌力量,持续提升煤炭运销联动效率,以质量保市场、以服务保市场,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生产适销对路的煤炭产品才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法宝,近段时间,我建议加强精煤生产组织、洗选调控……”7月12日,在该公司“产洗销”协同工作会议上,“产洗销”协同专班成员围绕如何优化产品结构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展开热烈讨论。
(选煤厂职工对超高压压滤车间进行巡查)
坚持市场导向,变过去“产什么卖什么”为客户“要什么产什么”,这是该公司面对煤炭市场震荡下行不利影响的“生存之道”。面对电力、水泥、化工等行业客户对煤炭产品的精细化需求,该公司深度聚焦“低灰、低硫、高热值”精煤核心优势,创新推出“一品一策”定制化供应模式。根据1201工作面煤炭产品特性数据与洗选全流程煤质指标,动态优化产品结构,新增低热值精煤原料煤、高适配性洗混煤等细分品类,精准匹配客户燃烧效率、环保标准及成本控制需求。他们联合上级煤质管理部门、驻矿营贸团队建立“产-洗-销”数据链,实时追踪从井下开采到终端交付的11项关键指标,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针对化工客户对煤粒度的严苛要求,专项升级破碎筛分工艺,实现30毫米粒度籽煤占比突破50%。而面向电力行业需求,则通过掺配技术将洗混煤发热量提升至4550大卡以上,资源利用率提高12%,进一步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据了解,该公司上半年共洗出精煤70余万吨,创效800余万元,确保了企业效益最大化。
“面对煤价下行压力,我们既要清醒认识挑战,更要看到自身优势与潜力。我们要打造过硬产品,持续巩固‘邵煤’金字招牌,让更多的客户认可我们。”在该公司月度生产分析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周长宽对打造“邵煤”品牌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化验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对煤样进行分析)
品牌是是争取客户、决胜煤炭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把打造品牌软实力、提高客户依赖度,作为赢得市场的“制胜法门”。他们制定煤质考核管理规定,充分发挥“产洗销”管理作用发挥,强化源头煤质管理,严格控制采高,减少割岩量。常态化开展煤流运输线清理整顿,强化采、掘、产、洗、销全过程煤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定期召开用户座谈会,主动回访客户,全面做好市场形势、用户需求等变化的精准分析研判,稳定和拓展客户群,扩大煤炭销售半径。
“我们创新采取‘以需定产、量身定制’策略,按照客户需求‘定制’煤种,既抓住了客户的心,又获得了客户的认可,进一步提高了‘邵煤’品牌的含金量。”该公司煤质发运工区党支部书记高山虎说。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积极完善智慧运销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和运煤车辆“一码通”,进一步提高煤炭发运效率。一辆拉煤车从进门到出门只需要10分钟,煤炭发运效率提升80%以上。同时,运用市场化机制,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建立销量与工资同升同降考核机制,激发销售人员积极性。6月份以来,他们持续拓宽销售渠道,外出调研10次,走访9家单位,开发新客户1家,在煤价持续下行的市场环境下,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