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田陈煤矿:巧用精益管理“金钥匙” 打开降本增效“密码锁”

  任中伟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7日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枣矿集团田陈煤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启管理变革,把“降本增效、精益管理”理念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提升成果。这座有着三十六年开采历史的矿井,正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革新双轮驱动,在成本管控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全链条管控  筑牢成本防线

走进矿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屏上跳动的数据正实时解析着成本管控密码。“全要素成本模型通过省级管理创新成果初审!”业务运营部副部长董红建指着系统介绍。矿井创新实施“双关键”管理机制,将成本指标与岗位责任深度挂钩,从巷道布局设计到设备选型配置,每个环节都经过多轮效益推演,让每米进尺都带着“经济账本”。

在百米井下,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正有序推进。通过构建采掘、运输、洗选等六大成本动态监测模块,矿井实现了“成本心电图”式管理。“就像给生产系统装上预警雷达,任何异常波动短时间内就能锁定根源。”调度室主任杜厚磊的比喻道出管理精髓。

动态预算  织密节支网络

财务部会议室里,材料消耗曲线图上的下行箭头格外醒目。“单月非生产性支出环比下降。”财务部部长高冉用激光笔划过数据轨迹。矿井创新推出“需求双控”机制,建立从计划编制、采购审批到现场核销的闭环管理体系,如同打理家庭账本般精打细算。智能仓储系统的“材料身份证”功能,让每颗螺丝钉的流转都有迹可循。

物资仓库管理员老李展示着扫码终端:“现在领料要过系统关、数据关、效益关,但看着材料周转率提升三成,库房腾出20%空间,这种‘严法子’还是值得的。”通过“三审两核”工作法,矿井构建起“年度总控-月度调节-动态预警”三级管控网,让预算真正成为节支增效的指挥棒。

技术革新  激活效益源泉

电液控修复车间的智能清洁装置前,技术团队正收获着创新果实。“我们的液压阀组修复工艺获得国家实用专利!”制修厂主任严学擦拭着光洁如新的元件。面对设备损耗难题,矿井组建攻关专班,自主研发的微创修复技术使元件返修率降至行业领先水平,老设备焕发出“第二春”。

在北七采区技术研讨会上,机电部部长赵明龙展示着智慧机电系统“瘦身”方案。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矿井让“电老虎”变身节能标兵,主通风机的变频改造在矿区率先实现低频高效运行。“这些技术微创新就像毛细血管,汇聚成效益提升的大动脉。”副矿长王跃在成果验收会上评价。

田陈煤矿用实践诠释:成本管控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管理智慧的乘法。从“干毛巾拧水”到“金钥匙开门”,这座老矿正以创新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书写新的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