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以来,鲁西矿业唐口煤业以“精益经营理念”为指引,聚焦关键环节,创新运用提质、降本、增效经营模式,推动生产经营指标由“要我完成”向“我要完成”积极转变,实现吨煤成本下降12%,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向源头管控要效益
“将6311工作面缩面位置外延20m,将断层面延伸至6311工作面内,尽量保证大跨度区顶板完整,增加资源回收量1.3万吨。”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孙越算了一笔账。通过优化生产设计,紧盯煤炭开采源头、过程和末梢管理,打好协同增效“组合拳”,最大限度“吃干榨净”煤炭资源。
该公司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将设备检修从传统的大修转变为针对性维修。这种精准化的检修方式,既降低了维修成本,又保障了机电设备始终处于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同时,他们严格执行“避峰填谷”用电策略,合理调整综采机组、主运、排水、洗选系统等大型机电设备的开机时间,有效减少了电费支出,以安全稳产的确定性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市场越是起伏不定,我们越要‘惜煤如金,以质取胜’。”安全生产调度中心主任陈磊说。煤质管控方面,该公司严格执行《煤炭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各层级职责、考核指标、奖罚标准,促进全员全过程煤质管控。一季度根据电煤热值情况,及时对电煤进行配煤调质,保持电煤热值在合理结算区间。一季度配煤创效144万元。
向机制驱动要活力
“节约一分不嫌少,浪费一分就嫌多。”该公司通过广播、电子大屏、企业微信群等载体,大力宣传降本增效“精益经营理念”,号召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开展灵活多样的提质创效活动,用“紧日子”过“好日子”。
采煤一区区长陈琪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带领职工升井时从不空手,将损坏的电缆钩、钻杆、钻头等废旧物资视为“宝贝”,通过修修补补实现二次利用,真正将“省到的就是赚到的”理念落到实处。
该公司建立健全降本增效长效机制,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严格管控十项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同时,持续加大废旧资产盘活力度,提高闲置资产的综合效益。在这样的常态化管理下,“精益经营理念”已深深融入职工的内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保障。一季度,可控费用同比降幅36.6%,盘活各类物资价值196万元,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减免税款78万元,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向创新突破要潜力
“对上仓配仓皮带翻板进行电液控改造,具备地面远程控制,为上仓皮带无人值守创造条件,年可节省人工成本9万元。”该公司机电工区区长巩思涛说,改造后的系统将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翻板的位置、速度、压力等参数,并反馈给PLC进行实时调整,确保翻板精准、平稳地翻转到指定位置。
近日,该公司研发的“巷道围岩变形高效测量集成装置”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针对传统巷道围岩变形测量方法效率低、精度不足的问题,该装置通过在连接板每个角安装圆柱体结构的变形测量尺,实现了对巷道围岩变形的精确测量。装置安装简便,启动测量程序即可完成数据采集,再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解析评估,为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集成化设计大大简化了测量流程,缩短了测量时间,显著提高了测量效率。
“从井下巷道到地面车间,从技术骨干到一线职工,唐口煤业以‘源头挖潜的精度、机制创新的力度、全员参与的热度’,构筑起降本增效的‘铜墙铁壁’。”该公司副总经理薛斌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