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杨村煤矿:“繁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作者: 林枫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2日

近日,随着杨村煤矿“全员创新、岗位创效”活动的启动,该矿“繁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也正是开启,这标志着该矿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活力已蓄势待发。

该矿“繁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创新构建全链条创新培育体系,通过搭建多元化创新实践平台,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加速创新人才梯队建设与技术成果孵化落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遵循“1335”总体思路,即:围绕矿井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技能人才领衔、全员参与、成果高效转化的原则,搭建驱动引领、聚智创新、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力求实现矿井智能水平、安全效能、运行效率、发展潜质及职工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培育-实践-转化”闭环生态。 

该矿创新形式选拔各专业领域创新人才,建立“创新人才库”,组建创新小组和创新工作室,设立专项科技研发资金,提供充足的活动场地和时间,大力开展创新实践。同时,积极推动创新团队与外部组织“结对共建”,组建创新联盟,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实施动态调整管理,确保人才库活力与质量。同时,通过多种宣传渠道,推广创新人才的成功经验,激发全体职工的创新热情。

培养计划聚焦科技研发、小改小革、自主改善和合理化建议征集,举办创新竞赛、创新论坛等活动,激发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推动矿井技术进步。以“现场引题,创客靠前解题;职工点题,单位揭榜答题;单位出题,团队众创领题;专业选题,矿井攻关破题”为内容的 “四级联创”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成果转化运用专业会商制度和跨专业、跨部门创新成果“需求库”,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成果展示活动,推动创新成果在现实生产中转化应用。

“持续优化创新机制,提升创新效能,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矿井发展培育新的力量。”该矿党委书记、矿长郭赵虎表示,将紧密结合“全员创新、岗位创效”活动,把职工的创新创效“成绩单”作出的贡献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的“履历表”,壮大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据了解,启动“繁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是该矿积极践行“人才兴企”战略的又一生动实践,是以“金蓝领”为雏形的人才培养工程的升级。2024年以来,该矿申报创新技术成果10余项,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人被评为兖矿能源科技创新杰出人才,1人评为科技创新管理人才,2项科学技术在202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中斩获三等奖。2项创新成果获得兖矿能源2024年度职工小改小革创新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今年1—4月份,该矿共征集自主改善项目、小改小革成果、创新“金点子”共60余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