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枣矿集团田陈煤矿坚持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将降本增效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激活存量资源、深挖创新潜力、重塑管理机制,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优化”的降本增效新格局,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为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该矿建立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组建专项工作组开展设备清查建档,建立设备状态分类台账,对闲置设备实施“拆解-修复-再利用”三级处置流程,实现设备100%资源化利用。同步优化物资储备策略,形成“短线物资精准储备、长线物资动态监控”的管理模式,有效盘活库存资源。
“我们借力‘代储代销’新型供应链模式,建立区域配件共享网络。”设备管理负责人马奔介绍,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联合库存体系,既保障生产所需,又实现物资零积压,形成了灵活高效的物资保障机制。
该矿将材料回收指标纳入作业计划考核体系,建立采掘面材料设备全流程跟踪制度,通过制定《材料设备移交验收标准》,明确"能用不领新、能修不弃旧"的操作规范,构建起"回收-分拣-修复-复用"的完整闭环。
笔者还了解到,在管理创新方面,他们推行修旧利废全员责任制,建立覆盖各层级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设立专项台账、实施项目认领、开展创新评比等方式,将废旧物资利用率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形成“人人都是效益点”的良性生态。
“成本管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田陈煤矿矿长鲁伟说。该矿创新实施“三维度”成本控制法,生产端推行煤质全流程管控,建立井下煤矸分流动态监测系统,运营端开发智能营销系统,实现产品结构动态优化,管理端建立成本日清日结机制,将预算控制细化到岗点。同时,机电系统创新能源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分析构建用电优化模型,实施错峰填谷、设备智能启停等十余项节电措施,节约用电成本显著。洗选系统实施工艺升级工程,精煤回收率提升明显,产品附加值得以充分释放。
通过建立“战略-战术-执行”三级管控体系,田陈煤矿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向精益运营的转型。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正在推动矿井向现代化经营主体蜕变。下一步,田陈煤矿将通过持续加强成本管控,对各项工作流程进一步认识、确认和梳理、优化、规范,实现决策精准化、管理精益化、沟通高效化、质量标准化、风险可控化,带动各项工作管理水平循环提升。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