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跌宕起伏、整体下行的外部因素,西北矿业双欣矿业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效率与效益并重”工作思路,以主动求变的姿态和精准务实的举措,深挖全员创效潜力、严控材料支出、拓宽增收渠道,以精益管理应对市场挑战,守住企业成本“生命线”。
阶梯式单价激活工区创效活力。走进双欣矿业综采工区,4104工作面采煤机轰鸣。一派繁忙景象的背后,源自该工区推行“工作面回采阶梯式单价”市场化管理机制。该机制将回采任务量与职工增收创效直接挂钩,他们按照当班不同产量、不同质量、不同区间,工时单价标准不同来计算当班薪酬,完成基础任务量按基准单价结算,超额部分则按阶梯式递增单价计算薪酬,最高可达基础单价的1.5倍,让员工在创效的同时实现增收。
“以前无论干多干少,只要完成基本产量、保证标准质量,各班组收入差距不大,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抢着干、比着干!”综采工区张亚峰班组3月份超额完成月度生产任务,工资总额较其他班组提升8%,成为综采工区的“明星班组”。这种“跳起来摘桃子”的激励机制,让职工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创效”,在单班作业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综采工区单月原煤产量同比提升5%,单班作业效率提高10%。
从“大锅饭”到“赛马场”。综采工区以市场化改革破题,用一把“阶梯单价”钥匙,打开效率与效益的“双赢之门”。阶梯式单价机制不仅释放了生产力,更培育了综采工区全员市场化思维,调动全工区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形成作业计划有依据、消耗材料有定额、考核激励有指标、回收复用有比例的创效氛围。
掘锚工区在保障顶板安全的前提下适时节约支护成本。他们充分吃透地质透明化技术“红利”,通过精准分析掘进巷道地质条件,结合地质探测数据,科学优化施工方案,动态调整支护参数,确保顶板管理及围岩控制更加精准可靠。
他们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上覆采空区位置动态调整锚杆、锚索支护方案,在掘进工作面进入4-4断面后及时优化支护方案,原3-3断面支护材料约1767元每米,优化后4-4断面成本降至约1100元每米,较原来每米节省约700元。3月份,4-4断面累计进尺600米,累计节约支护材料费40余万元。
此外,掘锚工区还动员全体职工开展支护材料、设备配件修旧利废行动,小到一颗螺栓,大到一台锚杆机、液压设备等,他们秉持“弯变直”“坏变好”“旧变新”原则,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让废旧材料、设备配件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一季度,该工区累计复用风动锚杆机、风动扳手、锚索拉力机具等设备、材料40余件,同比减少维修费20余万元。
“下一步,双欣矿业将持续聚焦精细化管理,以算清每一米进尺、每一吨煤的‘经济账’为核心,推动生产经营全过程精准降耗,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降耗即增收’的良性循环。”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波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