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兖矿能源国际焦化:担当作为正当时 履职笃行再出发

作者: 吕德明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6日

国际焦化公司聚力改革创新,坚定在混改高质量发展上干出“走在前”的样子,为打赢2025年“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贸易创收”三大战役,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发展总基调和“一主业、两基地”发展定位,以“稳、顺、增、活”为统领,做到“生产稳、建设顺、贸易增、老区活”。

“稳”字当头推进生产经营

坚持好“01234”生产经营总目标,做到眼睛向内练内功和眼睛向外拓市场有机结合。聚焦“四个运行”,以安全运行为核心,坚持算账经营,稳定好员工队伍、稳定好工艺设备运行;秉持好“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经营根本原则,干着算、算着干,“干有效益的活,有效益地干活”,保持好应对市场变化的定力和能力。坚持“以精益运营为总牵引”,天天复盘、人人复盘,盯紧配煤成本和能效提升几个关键环节,组织运行好精益大项目专业攻关。强化贸易等非生产系统对整体经营的支持,在控制风险基础上,大力拓展贸易创效。

坚决反对把生产经营干成“没功劳只有苦劳”的境地,核心是“守正创新练好内功,做到打铁自身硬”“依托硬本领、真本事,把内部降本挖潜、开源节流、提质增效做到位”,狭缝中打造差异化的盈利能力,争取“在行业内过得好一点,熬得起、撑得住”。

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保证山能永锋精细化工项目今年11月份投产目标后墙不倒,聚焦“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时机,抓住“二次创业,二次发展”机遇,锚定“双塔工厂”定位,学习借鉴临港建设经验,以“设备一流、环保一流、能耗一流”为标准,优化设计,节点推进,协同协作,做好人员的“选育用效”,全力打造“智能化工厂”。

严格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四大控制”管理,建立工程建设协调例会制度和管控体系,对重点工序、关键环节实施管控,及时解决现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要求,设立启用“焦钢一体化项目建设进度及天气晴雨表”挂图督促,实行常态化跟踪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以严检查、严督导的实际成效全力以赴保进度。强化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安全关,切实打造廉洁工程、优质工程。围绕“精益智能工厂”标准,进一步征集项目建设“共创共享共赢”的合理化建议,结合工业互联网和生产工序推进新项目数字化建设,形成沟通协同合力,节约建设费用的同时推进整体规划目标的落地。

坚定贸易创收量效齐“增”

坚持“一岗双责”,按照“选育用效”的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稳定设备运行和建设项目的同时,打造百人贸易团队。严格执行“少批量、多批次,低库存、快周转”采购策略,探讨“以供促贸、以贸保供”新模式,规范贸易业务、资金管理及理财风险管控。做好授信额度储备,在保证生产需求资金前提下,根据资金收益性及风险性高低,寻求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最大程度实现资金保值增值。

依托股东双方的资源优势,拓展贸易业务,将贸易团队建设与资产盘点、资源整合项目相结合,借鉴储配煤基地经验,进行保供煤储配,与大型煤矿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提升有效风控下的高效协同能力,通过精益运营的流程梳理风险问题,建立相互协同的风控机制,构建高效的信息化全过程合同履约跟踪系统,与供销平台做好衔接。向物流优化和过程管理要效益,做好运费下浮攻关,缓解煤价倒挂压力,为贸易业务拓展创造条件。利用库存焦炭、焦煤开展期现结合的新的贸易业务合作,在稳健的基础上开展试点。

盘“活”国际焦化资产资源

提前准备,做好国际焦化生产装置安全停车,编制装置停车处置方案,做好装置保护性停车,确保停车过程稳妥、安全。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厂区空间、煤场大棚、铁路专线、甲醇系统的优势作用,保持园区的延续和二次创业发展,结合贸易拓展,强化对整体经营的支持,在控制风险基础上,形成国焦特色的贸易体系。

煤场再利用,利用原有原料场和铁路专用线打造300万吨煤炭贸易业务的储配物流基地;甲醇再拓展,形成绿甲醇生产基地;业务再创新,在厂区规划建设光伏、微风发电项目实现绿电对绿甲醇的用电支撑,同时引进机加工和贸易,增加附加值,实现以贸易业务为支撑向实体加工+贸易的转型;资质再梳理,按照现有政策,充分发挥国际焦化现有的部分原料大棚、皮带通廊、水处理及环保设施,避免资产废止;优势再发挥,利用好国际焦化拥有14股铁路专用线,申报物流运输中转站,辐射济宁、菏泽等周边地区,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实现保值增值。

“2025年是国际焦化完成历史使命的一年,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一年。2025年对于我们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建设年,也是实现焦化发展突破的关键一年。2025年将是比较辛苦的一年,但也将是收获很大的一年。”

国际焦化将进一步“统一认识、统一认知、统一共识、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全面贯彻2025年生产建设总体要求,形成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的合力,坚定不移深化精益运营、人力资源变革和管运体系搭建,营造好“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工作氛围,为山东能源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国焦力量。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