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要闻

均衡高效争一流创标杆丨鲁西矿业成立三周年纪实之生产篇②

作者: 朱来路 侯化成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3日

战略擘画开新局,一张蓝图绘到底。自整合成立以来,鲁西矿业牢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初心,锚定“创建优质示范型矿业公司”发展目标,深入推行地质先行、设计优化、掘进保障、装备升级、工艺控制、洗选调控“六位一体”生产组织模式,聚力调布局、提效率、优接续,为加速建成优质示范型矿业公司赢得发展主动。

打好规划设计“先手牌”

“要从巷道设计开始,强化多专业协同,系统考虑巷道用途、辅助运输、安装回撤等设计方案,保证现场施工一次干好。”鲁西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清在现场调研过程中多次强调。

(现场调研谋篇布局)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鲁西矿业坚定把“想复杂、干简单、当智者、做勇士”工作理念融入井下现场,大力倡树当内行、做精英的新风正气,持续提升超前意识、系统意识和专业能力,真正将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原则贯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超前谋划生产布局,科学编制生产计划,全力打好规划设计“先手牌”,确保安全生产稳定有序、均衡合理。

“我们锚定‘主力矿井增量释放、正常矿井均衡稳定、复产矿井加快调整、欠产矿井缩短断档、末采矿井找煤扩量’工作主线,科学规划生产布局,全力推进稳产达效,积极建塑均衡有序生产体系。”鲁西矿业党委委员、安全总监王剑介绍。李楼煤业12306工作面推进度及资源回收率实现双提升,梁宝寺煤矿2K315工作面长度由80米增加至400米,新巨龙公司、单县能源、王楼煤矿3家单位千米矿井冲击地压与围岩控制工程试验工作有序推进……一系列可喜成果不断涌现,稳定高效生产格局加速形成。

(掘进工作面动态达标)

与此同时,该公司严格落实“十四五”规划部署要求,按照“精排三年、详排五年、规划十年”的原则,坚持依法合规、科学合理、高质高效理念,围绕资源储量、生产经营指标、生产接续计划等方面,科学编制矿井中长期生产接续计划,为矿井生产接续和稳定发展画好“作战图”。

他们通过调优采掘组织、生产接续、重点工程方案,着力推进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完成3万余米托顶煤巷道架棚支护等38项安撤任务;大力实施辅助运输、“一通三防”会战,完成运输秩序优化、瓦斯抽放系统建设等65项重点项目;一体推进压煤村庄搬迁和塌陷地治理移交,完成2个旧村拆除,3个村庄1478户新村上房,解放储量1808万吨,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燃智慧赋能“强引擎”

“你们需要的物料已运达630大巷,请安排人准备签收……”在唐口煤业物流配送中心,配送管理员吴希涛利用智能物流系统回复物料运输情况。他们给矿车安装了定位系统,利用系统平台实现审核装车、车辆定位、运输管理实时调度,大幅提高了车辆周转及物料配送效率。

(辅助运输“一站直达”)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鲁西矿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锚定煤矿智能化建设方向,分类实施智能化升级,扎实推进智能化精准考核,做深做实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智能化“强安、提效、减人”作用,赋能企业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

“以前放煤时,需要3个放煤工进行多轮操作,才能完成工作面100多个液压支架移架,现如今,只要一人点动鼠标就能轻松完成……”新巨龙公司采煤工区职工苗亮高兴地说。在新巨龙公司,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工业深度融合,利用万兆工业环网、云计算、AI技术建成矿山智能集中管控平台和综采、掘进、通风等14个综合自动化子系统,持续推动智能化生产提档升级。

无独有偶,乘借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创建“东风”,郭屯煤矿增设万兆主干工业网、电力监测环网和安全监控环网,建成地面机电运输控制中心,实现提升、运输、供电、通风等系统视频监控和远程控制,通风机房、压风机房、采区变电所等固定硐室和主要岗点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少人巡检,减少岗位操作人员60余人。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截至目前,鲁西矿业已建成15个智能化工作面,完成5对矿井107个人工智能场景建设,生产煤矿均达到山东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同时,扎实推进智能化效能提升专项评价,5对Ⅱ、Ⅲ类矿井三年用工减员1147人。实施辅助运输系统提升两年规划,新增无轨胶轮车21台、单轨吊7部,优化混合运输路线1.1万米、取消5100米,为生产提速“减重瘦身”。

“鲁西矿业15对所属煤矿,开采煤层深、地质条件复杂、灾害集中,利用智能化手段提质提速是时代所趋,更是现实之需。”李伟清介绍。为补齐制约企业发展短板,他们计划投资1.9亿元,分专业实施36项智能化项目,以实现智能化、无人值守为目标,在系统优化、减灾治灾、智慧化应用等方面谋突破,助力企业发展“智能提速”。

深挖提质提效“内动力”

“唐口煤业引进全岩掘进机,持续提高岩巷掘进设备稳定性及破岩能力,日均进尺由2.8m提升至5m,单进效率提升78%。”“李楼煤业充分发挥TBM盾构机设备效能,实现最高单进335米。”……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奋斗画面共同描绘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呈现出一派“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奋进之势。

(TBM快掘作业线)

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是鲁西矿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提质提效,该公司在装备升级、工艺优化、技术创新等方面下真功夫,全力消除弱项、补齐短板,做强做优、全面发展,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昂扬的姿态、科学的谋划、有效的落实、系统的提升,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大力实施充填开采工艺,累计置换煤量158.7万吨。其中梁家煤矿‘连采连充’支巷单进突破550米,并通过现场写实破解大倾角充填、高效循环等问题,完成膏体充填产量72万吨,同比增幅156%。”鲁西矿业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郑学军介绍。他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新驿煤矿充填系统建设,细致做好唐口煤业、彭庄煤矿充填设备配套管理,进一步优化隔离工艺、循环步距,提高充填开采效率,保证矿井均衡生产。

“我们坚持把提质提效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以创建全员创新企业为引领,以打造全员创新工作室、全员创新区队为支撑,以培育工匠人才、创新能手为抓手,以全员研发创新项目为基石,建成了独具鲁西特色的‘四位一体’全员创新创效新模式。”鲁西矿业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安平介绍。

(充填开采绿色发展)

他们通过技术创新、“五小”创新、“小改小革”集中突破一批重大技术瓶颈和“卡脖子”难题,推动各生产环节、生产流程提效创效,并获得广泛认可和推广应用。单县能源创新采用“钢板筒+C80充填材料”方式加固井筒,成为国内首例应用矿井;梁家煤矿创新实践“三软地层”连采连充工艺,入选煤炭行业标杆案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阔步新征程,鲁西矿业将以“实”为笔,以“干”为墨,构建接续宽松有序新局面,把牢稳产增量提质“定盘星”,奋力书写优质示范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在山东能源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站排头、当示范、做先锋。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