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国际焦化公司瞄准修旧利废、科技创新、精细管理等关键环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断丰富修旧利废手段,让“成本”“效益”的算盘“清清楚楚”,描绘出修旧利废效益稳增长的上扬曲线。
下好外委转自修“先手棋”。为充分调动全员参与降本增效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降本增效格局,实施外委“梯度”,公司制定《外委修理和修旧利废管理办法》,明确了机、电、仪等设备修理工作程序,由机电管理部审查和公司领导批准认定,能自修的绝不外委。结合生产实际,上下联动、集思广益,针对瓶颈问题协同逐个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攻克了一个个降本难题。截至目前,外委转自修项目170项,奖励金额9.73万元,精准找到了降本增效“新阵地”。
打好废物变宝“组合拳”。要想持续实现降本增效,绝不仅靠一个“省”字,回收复用是降低材料消耗的关键,如何将替换下的报废件“活用”至关重要。坚持对旧件按月整理、精细化废旧物资管理台账,对回收废物做好分类,鼓励员工在修旧利废上勤动脑、多创新,深挖废旧物资“含金量”,维修过程中对非关键部件能利用旧件的绝不领用新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让废旧物资持续“发光、发热”。
该公司对检修更换下备件进行详细梳理,能修复使用的通过焊接、修补、研磨以及更换部分配件等技术手段,修复使用,不能修复的拆解可用配件,作为备件使用,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截至目前,修旧利废546项,节省费用450.77万元,上线备件总额237.03万元,大大激发了全员降本增效的热情。
牵住盘优盘活资产“牛鼻子”。甲醇车间脱硫塔因底层填料被煤气中的杂质堵塞,导致阻力升高,每年要扒装填料2次,费时费力,还影响甲醇产量。为彻底解决问题,车间利用旧焦炉烟气脱硫更换下烟囱,改造成为脱硫塔前洗气塔塔体,变“闲”为“宝”继续使用,利用造气循环水喷淋,降低了气体杂质、温度,提高纯度,既节约采购费用约100万元,又提产了4000余吨甲醇。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