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早,天蒙蒙亮,清冷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在肥矿集团鲁西储煤基地曹庄园区,煤炭加工中心陈保力已经第一个来到了现场,开启了一天的忙碌。
他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行色匆匆地穿梭在如山的煤堆之间。随手携带的小本上记录着煤质参数、设备运行情况、高温煤翻堆倒垛区域。一二期煤棚巡检一圈下来,虽然他满脸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为了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他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今年立冬以来,“迎峰度冬”增储保供火车与汽车发运煤炭从未间断。作为煤炭加工中心负责人,陈保力克服现场人员紧张、装卸任务重的实际困难,以身作则,无论是在煤炭存储区的日常巡查,还是在设备维护的现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山东能源集团劳动模范,凡事都得起模范带头作用。”陈保力说。
在增储保供期间,煤炭装卸发运常受寒潮天气影响,降雨天煤炭装卸现场一片泥泞,装卸设备容易陷入其中,影响正常作业。有一次,由于煤炭湿度大、粘性大,给装卸工作带领较大挑战。陈保力带领煤炭加工中心积极克服困难,现场进行技术改革。
“通过分析第一列卸车时出现的问题,我们调整了翻车机转速、振动筛开启次数和时间。针对频繁堵煤仓问题,利用干雾抑尘系统空压机为动力源,在煤仓下口以上1米位置铺设了两路二寸压风管路,堵仓时快速开启阀门形成风炮效应,彻底解决了难题,做到高效接卸!”陈保力介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保力深知在储配煤基地运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他加大对设备检查和维护,从高大的储煤仓到复杂的运输皮带,他攀爬在设备上,仔细检查每一个螺丝是否松动、每一条皮带是否有磨损。在煤尘飞扬的储煤棚内,他的脸上常常沾满黑色的粉尘。运输车辆在他的指挥下有序进出,一辆辆装满煤炭的卡车,如同满载希望的使者,驶向各个用煤单位。
“四季度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我们要齐心协力,向着目标全力冲刺。”在煤炭加工中心班前会上,陈保力给大家加油鼓劲。面对四季度攻坚新形势、新任务,他给职工们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挣工资、不亏损、有盈利、现金流为正”导向,成立攻坚小组,积极开展创新创效活动。针对储配煤基地装卸发运瓶颈,在煤炭存储环节,他优化储煤布局。通过创新设计储煤堆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储煤量。在煤炭装卸环节,深入探索装卸精益化管理,创新移动皮带添磅装置、改造火车平煤器、升级汽车上磅平台等项目,提高装卸效率,降低成本,创新创效120万余元。
在每一次挑灯夜战的钻研里,在每一滴辛勤劳作的汗水中,在每一个精益求精的细节处。陈保力用实际行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这“三种精神”在每一位职工心中扎根、发芽,汇聚起磅礴力量,推动企业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航道上扬帆远航。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