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变革求新”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枣矿集团三河口矿业公司坚持目标引领,从生产源头强化煤质管控,创新实施“四长”全煤流管理机制,发动专业岗点齐行动,考核倒逼责任促落实,推进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实施,走出一条煤质创效增收路。
“所谓‘四长’全煤流管理,即组长-线长-网格长-岗长的塔式管理。”该公司副经理张克伟介绍。组长负总责,四级层层签订责任状。组长每周五召开煤流系统综合治理小组调度会,各个线长、网格长和岗长参加。线长分别汇报一周煤流线工作的开展情况,选定2名网格长汇报各自网格的工作情况,组长针对一周的整体工作进行点评,好的工作经验进行推广和复制,对工作中的不足找出症结所在,集思广益找出下一步解决的最佳工作方案。
为确保管控措施落到实处,该公司围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要求,成立了由专业副经理任组长的“煤流系统综合治理小组”,而煤流线的线长由相应专业科室“一把手”兼任。同时,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从安监处、生产科等专业科室选派15名网格长下沉到采煤、掘进、机电、运搬、矸选5条煤流线,实现与煤质管控工作的“零距离”融合,真正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点、责任到线。
“我们在治理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比学赶超’提升网格长、岗位工责任意识,快速有效推进煤流系统综合治理工作。”张克伟说。该公司出台制定了《煤流系统全流程管理规定》,坚持日检查整改、周排名通报、月讲评总结、季度兑现奖惩的方式,每周对各线进行排名,每月对网格长、岗位工进行奖惩,每季度对线长进行奖惩。对于季度考评排名末位的煤流线,线长、网格长、岗位工代表分别上台作表态发言。连续三次排名末位,就要被问责。
“起初以为又是面子工程,没多久又一切照旧。没想到,考核奖惩动真格的,大家自然就重视起来了。”该公司综采工区区长李建厂说。奖罚并进、管用有效的考核机制无疑既是“紧箍咒”又是“动力源”,起到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随着煤流系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煤流单位和岗位工的质量意识显著增强,由杂物导致的洗选机电事故率同比下降30%,万吨含杂率控制在60千克以下,精煤回收率提升0.75%。
“我们将持续树牢‘惜煤如金’,多出煤,出好煤,推进三河口向‘历史最好年’加速迈进。”该公司经理梁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