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装集团获评“中国煤机行业‘十三五’科技创新领军企业”,智能装车站、智能输送机等产品被评为“中国煤炭机械工业优秀品牌产品”。下属莱芜煤机、莱芜装备、塔高公司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高端品牌新增培育企业名单》。
这是对山能重装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肯定。
进入2021年,山能重装以“增高端、提智能、创品牌”为方向,以产品智能化、装备轻量化、生产自动化为目标,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把创新贯穿于质量提升、效率提升、产品升级全过程,加快产品智能化升级步伐,打造 “智造”品牌,科技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
“推进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是煤炭行业应对资源约束和安全挑战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煤炭绿色发展、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的重要途径,更是煤矿企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煤炭行业的变革也必然带来装备制造业的变革,装备制造业必须紧跟煤炭行业的变革进行颠覆式创新、颠覆式革命,走智能化升级之路,才能化危为机、赢得未来,这是新机遇、更是新挑战。”山能重装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刘玉果表示。
智能化、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品质量的基础保障,按照这一思路,山能重装从基础层面抓起,引入国际先进的专业第三方质量监理团队,开展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高端油缸、皮带机专业质量监理,以问题为导向,以精品为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诊断,全面优化充实,加快“精品工区”建设,推进精益生产管理,从集团到各权属单位设置专职质量管理机构,建立了“从总部到岗位”的五级质量管控体系,树牢“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用生命捍卫质量”的理念,为产品研发打造坚实的质量基础。
煤机产品智能化升级的最终目的是为煤矿企业客户安全生产和减人提效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持。
为此,山能重装将加快推进“三条生命线”项目研发工作作为科技创新攻坚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智能应急在线通道项目、防冲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断电闭锁管控系统、带式运输机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采煤机截割智能预防监测装置等项目均已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些项目投产应用后都将为煤矿的本质安全带来革命性的提升。
安全有了保障,如何为客户提高效率和效益,成为山能重装研发方向上的又一项重要风向标。
在此背景下,山能重装坚持守正创新、开放包容原则,围绕企业发展愿景目标和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集成化“四化”目标,推进核心产品技术升级,深化“市场+技术”合作模式,积极与国内外先进企业以及各大煤科院校等科研团队合作,通过多元化合作方式,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科技研发平台集群,为前沿技术探索、领先技术合作及国际技术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明确重点发展的主机产品、辅助产品及新兴培育产品,形成重点发展16项核心优势产品、培育10项新兴产品的产品结构,围绕煤矿生产价值链布局产业链,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泰山号”盾构机能精确探测前方水体或含水构造的位置、范围、水量等情况,形成100米稳定空间,有效解决冲击地压及岩石破碎带来的危害,实现掘锚同步平行作业,大幅提升掘进速度,在安全化、少人化、智能化、快速掘进方面实现质的飞跃;超能压滤机每小时产量可达30吨,滤饼厚度70mm,处理后煤泥水分<20%,实现无煤泥化处理;装车站产品积聚起系统开发、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及系统服务的成套能力,在装车系统远程控制、无人值守、无线检测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这些只是山能重装今年来科技创新工作的“冰山一隅”,仅上半年,集团公司获得授权专利87项,完成内部创新项目17项,进入工业试验阶段的11项,加工制作阶段24项。
与此同时,为保障最新高端产品的不断优化以及在各种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实用性和兼容性,山能重装依托现有智能化核心技术以服务用户为中心,全力打造 “采掘装备智能远程诊断一站式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产品的健康报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有计划地选派研发工艺技术人员带着项目课题深入到产品使用矿井参与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积累现场经验,提高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技术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为产品设计和实际运用提供技术硬支撑。
“从井下到地上、从人工干预到智能启停、从低效采煤到高效作业、从密集作业到少人作业,山能重装产品研发始终围绕实现煤炭生产‘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理念和‘保障能源集团高端装备需求’的发展使命,把高端化、智能化建设作为厚植企业发展优势,应对煤炭装备变革和抢占企业发展先机的主攻方向,积极引领新一轮煤炭工业技术革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开采提供重装‘智造’产品,全力打造国内卓越的高端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刘玉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