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工作生活中,人们处处离不开“水”,矿山生产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洗煤选煤工艺中,水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但同时,它也给精煤控水工作带给很多压力,成为困扰洗选专业多年的一个技术难题。
“‘水分’是商品煤销售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水分不达标,将会面临客户投诉或拒收、索赔等销售风险,而且水分控制不好还将影响精煤回收率,间接影响矿井效益。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优质清洁能源供应商’的目标定位,积极实施控水工程。”枣矿集团蒋庄煤矿选煤厂褚衍静介绍,多年来,他们一直与“水”斗智斗勇,千方百计实施了诸多控水改造工程,但效果都差强人意。

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挖掘创效潜力,该矿从加强水分控制着手,打响了新一轮“水分”控制攻坚战,向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迈出坚实步伐。
然而,怎么控?还是走老路换设备?
据了解,此前蒋庄煤矿选煤厂用于浮选精煤脱水的是2014年安装的4台高效隔膜压滤机。在技改项目启动之前,集团公司曾组织6家选煤厂深入多地调研最新型的单室进料空气穿流压滤机的应用效果。“该类型设备的单台招标价格就达到150万,如果统一更换4台新型设备价格不菲,而且运行成本高,显然与我们实施的成本管控理念不相符,这个账我们必须得算清。”该矿选煤工程高级师周俊喜说。
此路并非最优选项,该矿选煤厂又四处调研取经,在向兄弟单位选煤厂对标学习过程中,他们了解到部分选煤厂正在对现有设备按照穿流原理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压滤机可将精煤泥的水分由28%降低至20%左右。
“这个方案确实不错,也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褚衍静说,“但如果我们照搬照抄,用空气压榨方法的话,压榨的动力和效果还是弱了一些。”
于是,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单室进料空气穿流压滤机的工作原理,运用“水压榨+角吹风”的工艺模式实施技改,以期达到滤饼穿流脱水的目标。但这样联合式的压榨方式改造工程并无先例,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改造任务颇具挑战。

“我们将103块压滤机上的旧滤板全部拆掉,对滤板进行打孔、堵孔改造,在压滤机内形成新的脱水通道和风道。”选煤厂洗选车间技术员代文飞介绍。
与此同时,他们又增加压榨水桶、压榨水泵、压榨水管路和相应气动阀,将空气压榨改造为水压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改造成本,他们坚持“能自己施工的不外委”,自主完成了两台30立方米储气罐及100余米供风管路的改造和敷设任务。
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改造,第一台压滤机终于成功实现带料试运行。“当看到第一板滤饼出炉时,感觉特别欣慰,水分明显少了很多,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终于找到一条既省钱又有效的解决路径。”选煤厂洗选车间主任王义春说。
紧随其后,他们又对其余3台压滤机成功实施了技术改造,“在技术改造和改造后设备的运行过程,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不足,积极与设备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对系统实施再优化。”王义春介绍,压榨水桶在最初安装时并没有设计补水管和排水管,在水分损耗或需要将污水排出时,无法进行补水和排水。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又设计安装补水管和排水管两路管线,使整个循环运行过程更加完善。最终,他们花了不到一台新设备的费用,完成了4台旧压滤机的改造。
目前,该厂4台新改造的压滤机全部投入使用,使外运精煤水分从改造前的10.5%降到现在的9%,不仅起到了较好的降水效果,有力提升了“蒋庄煤”品牌形象,且在水分可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精煤产出率,优化了产品结构,促进精煤效益最大化,也为兄弟单位控水工程改造提供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