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内)
综合消息
矿业非上市公司

滨湖煤矿推进“人本安全管理”守住安全源头

作者: 张胜奎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7日

“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近日,滨湖煤矿组织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集中观看了《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红线、底线、生命线,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连日来,滨湖煤矿坚持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要求贯穿于矿井安全管理全过程,突出“人本安全”管理,全面强化安全确认、正确站位、规范操作,用制度的“刚性”约束干部职工的“任性”,推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向好。

安全意识固化于心

“为什么工作面‘敲帮问顶’必须使用长把工具?”该矿综掘工区技术员黄彦涛在班前会上提出问题。“使用长把工具进行‘敲帮问顶’,可防止矸石掉落伤人。”支护工刘祥猛迅速回答。

这种“一问一答”的安全学习模式,是该矿班前会上的一项重要流程,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安全知识题库,每班至少提问两名不同岗位职工岗位操作问题,让安全业务知识记在心上、固化在思想。

除了授课、学习、记录、自学等传统学习模式,该矿实施“你来问我来答”培训模式,以区队建立问答台账,每天由值班人员领学安全规程措施后,对前期学习的安全要点进行提问,采取抢答和点名答的方式提问职工,回答正确的给予一定工分奖励,回答错误有一次补学机会,下次上班再提问,通过正激励的举措,激发了职工学安全学技能的主动性。

同时,该矿开展案例教育话心得活动,每周在班前会上抽取1-2名职工谈学习事故案列的启示、收获和措施等,潜移默化增强职工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意识。

安全确认规范行为

“液压支架正常,采煤机正常,面溜正常……,可以组织生产。”在16209工作面监控中心,采煤工区职工黄建起接到巡检工杨明的安全确认指令,按下启动键,开始正常生产。

“我们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每班的跟班管理人员和班组长比职工早下井,在交接班的同时,对工作地点顶板、设备、环境等安全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确认无隐患后再组织职工生产。”采煤工区区长甘超说。

他们把安全确认作为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的头等大事来抓,每班班前会上严格排查薄弱人物,对出现班前饮酒、身体不适、思想不稳定等状态的职工,停止安排工作,责令休息或及时就医,确保下井人员都是安全“放心人”。

该矿全面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确认工作机制。下井前,要求所有下井人员必须对照下井安全确认标准,自身对着装、矿灯、自救器等正确使用情况进行安全确认,工作中,要求职工坚持正确站位,实施每道工序前都要进行安全确认,工作完成后,由班长和验收员联合进行确认,待质量达标、安全无隐患后,方可交接班上井。

安全操作成为习惯

“职工师傅们,请自觉接受检查,注意脚下安全,排队有序乘坐罐笼下井。”在该矿副井口,时常能听到信号把勾工传来的安全提示,并对每一名入井职工进行仔细检查。

“我干把勾工10个年头了,一看到有入井的职工,我就习惯性地拿起设备为职工检身,还不忘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这是我的工作标准,也是我的工作职责。”运输工区职工李士军说。

他们把监督考核作为养成标准操作习惯的有利武器,成立跟班管理、跟班安监员、当班班长“三位一体”监督考核小组,全方位、全过程对职工落实“一岗一责一清单”、流程标准操作情况进行动态化检查,一旦发现不掌握流程标准的、不按流程标准操作的,轻者提醒改正,造成低标准作业的,一律按“三违”处理。

该矿从抓好管理人员履职效能入手,严查矿领导带班下井、管理干部带班、值班、跟班和“区域点数”“走基层跟循环”等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督察队沿带班、跟班路线踩着脚印开展带班、跟班查后查,加大对“检查不认真、重点问题查不出、见到问题绕着走”等问题的督查力度,根治遵章之差、操作之误、管理之弊、作风之疾,促使全员在岗、在位、在状态,让标准操作、标准管理成为工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