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内)
综合消息
高端装备制造

山能重装:创新潮正涌 奋进当此时

作者: 井翔宇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3日  来源: 山东能源集团

8月1日,山能重装集团盾构公司应用于重庆地铁4号线的6880型盾构机完成双线掘进施工任务,地铁全线顺利贯通。在重庆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该盾构机以优异性能创下了单班掘进10环、月掘进393环、590米的记录,是重庆地铁建设有史以来盾构机月掘进最新纪录,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消息传来,令人振奋鼓舞,在该集团今年以来创新发展的成绩单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以来,该集团围绕能源集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核心任务,在创新“支点”的支撑下,各项工作呈现“全面开花”的喜人态势。

管理创新 夯实发展基础

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基础保障,为此该集团聚焦生产管理流程化、安全管理标准化、经营管理精细化、质量管理精益化,将管理创新工作量化、细化、具体到各项任务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全面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该集团对标行业一流,利用“6S”管理、精益六西格玛等管理工具,加快落实“两化”融合工作,积极把“两化”融合融入薪酬制度改革,推广应用一线员工日清日结岗位实施卡,将精益管理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将精益化市场化管理提升渗透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营销服务等全流程全链条。

同时,秉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用生命捍卫质量”理念,培养质量管理队伍,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同时,设置专职管理机构,设立专职质量总监,配齐质检人员,建立起“从总部到岗位”的五级质量管控体系,五大精品工区相机建成投产,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质量。

除此之外,该集团紧紧围绕激活管理要素、创新管理手段,强化过程管理,以问题为导向,及时查缺补漏,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加强协同合作,发挥联动效益,通过综合施策,向管理要效益,质量、技术、生产、安全、环保、经营等各个方面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岗位创新 保障发展活力

保障创新活力的另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全员的参与。近年来,该集团坚持每年面向全员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技能大提升”技能比武、“五小”创新、QC攻关等活动,并通过岗位培训、导师带徒等方式,带动职工学技术、钻业务、比技能、强素质。精心设计职工素质提升活动载体,建立三个层级、九个等级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体系,拓宽成长空间,多渠道鼓励职工成长成才。

时至今日,“人人是创新主体,岗岗是创新平台”的理念在该集团日益深入人心,岗位创新在许多单位已蔚然成风。

在各单位“技术大拿”的带领下,通过有效集成大众创新资源和员工智慧,积极打造“共创空间”和“创客文化”,使创新迎来了“满园繁花”,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今年以来,该集团获得专利授权87项,超额完成年度指标,19项科技成果鉴定通过行业鉴定,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项、国内领先水平15项、国内先进水平1项。

科技创新 推动发展提速

成绩的取得,非一日之功,有了基础的保障,才有了该集团一系列傲人的科技硕果。

智能快速定量装车站和智能火车车厢清扫机器人在日照港、青岛港运行良好;超能压滤机滤饼水分最低12.6%;智能干选设备可风选30mm-500mm的矸石;煤矿智能化综采实现三机一架协同智能控制;矿井三条生命线4个项目通过验收,具备市场推广应用条件……

从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到协同创新迈出实质步伐;从自主研发实现重大突破,到技术输出取得实质效果,今年以来,该集团通过夯实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构建灵活高效的人才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性质有效的措施,畅通多元化科技投入渠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

为确保形成创新长效机制,该集团通过实施揭榜挂帅、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创新激励机制,真正让研发资金有保障、成果转化有载体、科研人员有实惠,引导和鼓励全员创新,形成了全员参与、全产业覆盖、全过程融入的创新体系。

“为提升行业竞争力,抢占产业链核心位置,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提升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出一批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推动生产经营提质增效;一方面聚焦优势产业,抢时间、抓进度,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该集团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刘玉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