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庄煤业公司始终坚持把优秀人才作为实现追赶超越、创新驱动的动力源,持续通过“选、用、育”人才培养机制,锻造助力矿井发展的“智力引擎”,打通职业成长的“任督二脉”,使“学技术、比贡献、当工匠”成为越来越多员工们的共识,人才成长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选,让管理人才“有为有位”
近日,一场由岱煤公司洗煤厂组织的关键岗位竞聘引起广泛关注。为适应“跳汰”改“重介”洗煤工艺变化后的岗位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洗煤生产管理水平,让青年职工尽快接过“智能、高效”选煤厂建设的接力棒。近20名青年职工走进考场,参加重介洗煤操作竞聘第一阶段的考试,努力站上自己想要的“舞台”。
“严格按照标准选好人、用好人,把为矿井建设作出较大贡献的同志选拔到管理岗位,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该公司经理李昌虎说道。
该公司不断完善后备人才管理数据库,组织实施中层干部“推荐、考察、择优、公示”民主考核和选评工作,细化量化“德、能、勤、绩、廉”干部考核评比机制,严格奖优罚劣,提振履职效能。今年以来,该公司先后有10余名优秀青年人才走上了管理专技岗位,7名85后优秀人才走上了副科级及以上岗位,树立了“有为有位”的鲜明用人导向。
用,使技能人才“释放潜力”
为了更好激发技能操作人员工作热情,该公司着力构建公正合理、科学规范的考核激励体系,认真落实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和相应待遇,在评先选优、提拔任用上向“技能标兵”“专业技师”倾斜,极大激发技能人才活力。
综采工区检修班班长陈磊,2019年3月经专业推荐被列入工作面智能化系统维护工程师重点培养对象,经过一年多的业务培养、实践操作和两个面次智能化工作面的历练成长,让他熟练掌握了支架电液控编程和维修操作的专业知识。2020年7月,成为首批智能化系统维护工程师,今年六月,在第21届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示范赛中获综采巡检工铜奖。陈磊的工资收入也比同岗位其他工友每月高出300元左右。
该公司还着重激励生产一线基础扎实、水平高超的“蓝领工人”履职潜力,以政策激励放大“五小”创新成果,逐步形成“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全新技能人才梯队结构,今年以来,26名技能人员获得初中高级职称,技能人才的分布密度显著提升。
育,为青年人才“私人订制”
聚焦大学生技术人才培养,他们创新实施“3+1+1“导师带徒机制,为新进大学生配备工作导师、业务导师和思想导师,实行导师带徒终身负责制,在日常工作、业务技术和思想上进行指导帮扶,助力他们快速融入岗位,并组织青年管理人员与大学生员工结对子,以“学长+学弟”的联谊形式,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建立“家庭”归属感。
“我们将通过每周一纪实、每月一总结、季度一座谈、半年一考核的‘四个一跟踪管理机制,以‘采、掘、机、运、通、洗煤、经营、后勤’八大专业为主体,畅通由下而上的‘ 阶梯式’培训通道,培养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高技能专业化人才队伍。”该公司组织人事科科长晏鹏说。
他们坚持“引才扩量”和“盘活存量”同频共振,建立了全链条发现、全方位搭台、全周期服务、全配套管理的人才选拔模式,在现有人员中选拔可用之才。同时,有计划的把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主体专业大学生员工安排到基层一线培养锻炼,通过角色体验、轮岗互换等方式、熟悉现场生产环境、练就业务本领、掌握基层工作方法,多渠道培养一岗多能型技术标兵。
“参加工作半年来,我的点滴成长,得益于公司党政为我们指派的师傅、出台的政策、提供的平台,我们一定会勇挑重担子,在奋斗的岗位上创造业绩,为矿井发展贡献青年力量。”该公司大学生员工鲍振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