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内)
综合消息
矿业非上市公司

“我来办·你来评” 柴里煤矿把办实事效果评价权交给职工

  张震  张培超  巩光浩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9日

“新职工文体中心已于8月8日正式开放。”

“‘两堂一舍’线上评价系统在9月份开通。”

“今年以来共新增110个停车位。”

……

近日,在柴里煤矿调度三楼会议室,该矿班子成员和职工代表通过直观的图片、数据展示“我为职工办实事”成效,现场发放满意度评选票,职工代表现场点评打分,最终评出职工认可度高、有显著成效的实事项目,推动“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由“办了什么”向“效果如何”发展。

“职工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办实事效果的根本标准。”该矿党委书记焦太记表示,为推动“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长效,积极构建动态督导现场评、定期公示职工评、结对帮扶互相评“三级评议”机制,将职工满意度作为检验效果的第一标准,着力在实事“办得怎么样”上出实招、求实效,做到群众的急难愁盼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他们还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指导组的监督指导作用,采取“四不两直”的工作方式,动态到基层党支部开展指导、督导活动,现场发放评议表,对所在单位实事办理效果进行测评,对未达到职工满意的事项,由指导组分析原因,找准差距,督促整改落实,并建立跟踪问效机制,截止目前,已开展指导活动60余次,发放测评表3000余份。

“实事项目向职工征集,办理过程向职工公开,办理结果接受职工检验,职工的评判标准有效提升各单位、各部门办实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矿矿长石海波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矿各级领导班子通过走访排查、座谈交流、现场谈心、网络留言等方式收集职工诉求300余条。个别问题因工作性质差异,难以形成统一方案进行落实,为此该矿采取“一事一策、一案一策”的方式,对个案问题进行解决落实。

“弄清原因、找准症结,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慎友提到,为了精准解决职工的愁事难事,该矿结合“1+1+N”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要求,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组织机关党支部和基层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在该矿,每月28日前后,机关党支部和结对共建的基层党支部都会联合开展一次“我为职工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职工群众对机关、基层办实事的项目进行互评,以此促进工作、化解矛盾,做到了小事不出班组、大事不出工区、矛盾不上交,年度内矛盾化解率达100%

“每次互评,机关党支部能从专业的角度协助基层推进办实事重点项目,基层职工对机关实事办理效果进行评价,不仅达到了‘实事共办、效果互评’的目的,还让实事办的更精准、更贴近职工诉求。”该矿采掘党总支书记王建斌说。

此外,他们还进一步拓宽职工监督、评价渠道,创新机关人员述职评议形式,让机关党员干部利用主题党日的有利时机,面对面向职工汇报办实事成绩,现场接受职工检验。

“在9月份,我们党总支共牵头办理了职工反应的问题11项,还有2项正在进行中,相关内容在公示栏和微信群已经下发,请各位对办理效果进行打分评价。”在该矿选煤厂党总支,每月公示办实事项目进度和成效是他们的“规定动作”。

和他们一样的是,该矿各级党组织每月都会采取多种形式,将办实事项目的落实部门、推进措施、完成时间、取得效果进行公示,让职工了解各级组织都在办什么实事、要办什么实事、办成了什么实事,公示结束后,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职工进行打分评价,让办实事的效果由职工来评判。同时,该矿在微信公众号设立“我为职工办实事”专题专栏,报道为职工办实事情况200余次,其中解决典型问题案例50余次,让职工全方位了解办实事进度和效果。

“今年5月份,我利用‘智·惠·家’合理化建议征集平台给矿上提出了在23632工作面安设架空乘人缆车的建议,建议不仅被采纳,而且还落实了,现在到工作面轻松多了。”该矿综采工区技术员唐国栋说。

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该矿通过工作成绩大晾晒、工作实效大比拼的方式,激励党员干部在比拼争先中提升本领,在服务职工中凝聚合力,在办实事、解难事中促进发展,让一个个民生难点得到解决,一个个职工诉求得以实现,一个个发展难题得以破解,助推矿井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