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枣矿集团高煤公司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我为职工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从倾听职工心声、解决职工诉求、服务生产经营入手,办实、办好每一件关乎职工工作生活的小事,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
用心倾听,架起沟通桥梁
“职工薄棉工作服已发放2年,有的已破损,建议配发新工作服。”“自动刷车机无法正常使用,建议维修。”……

改善“民生”,先听“民声”。为深入了解职工所急、所需,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走访+座谈”等方式,创造各种机会让职工发声,认真倾听职工群众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忧心事、烦心事。
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分头行动,成立了5个“大走访、大排查”工作组,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田间地头”,聚焦职工的烦心事、基层的头疼事、发展的困难事,面对面与职工群众座谈交流,认真倾听“心里话”、虚心接受“好建议”。

他们还畅通“四大信箱”、公布了主要领导电话,设立了“职工心声”电子邮箱,定期举办公司、车间两层级“工会主席沟通会”,基层党支部书记坚持“五必访”“六必谈”,了解群众诉求、搜集民情民意。在此基础上,对办实事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形成了23项民生“项目清单”并按职能分配,要求各责任部室以“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为标准按期完成,全力把职工记挂在心的实事办好。
暖心服务,力促好事办实
“现在,我们上小班的职工也能在食堂吃上水果了。‘微心愿平台’真不错!”该公司安监处职工魏海峰说。日前,他在平台上发布了心愿,很快就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和处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该公司秉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用真心、动真情、见真章,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
他们创新“互联网+办实事”模式,借助微信APP,推出了人人参与、互帮互助型“圆梦微心愿”网络平台,上线运行以来累计发布微心愿56条、实现32条,得到了干部职工的点赞。

聚焦衣食住行,启动了后勤“服务质量提升季”活动,为职工公寓安装共享洗衣机,为女职工修缮新建澡堂,为职工发放工装、水壶;随着职工驾驶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及时规划了电动汽车停车区域,并装设了便捷的充电桩。关注重点群体,持续开展困难帮扶、大病救助、金秋助学、互助互济“暖心工程”,每月常态化开展“六个一”退休职工欢送活动,邀请专家为女职工进行健康讲座等等,该公司以点点滴滴的暖心服务践行学史力行,真正将一件件小事、实事办到了职工心坎里。
凝心聚力,助推度困发展

“我们提出了‘1235’一站式办款,实现了一次办款、一次签字、一步到位的服务。”
“井下密闭施工抹墙面,我们推广使用‘抹面神器’,提升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
在高煤公司党史学习教育“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会上,基层单位上交各具特色的“答卷”。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形势,该公司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将“我为职工办实事”充分融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了让“办实事”充分融入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该公司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子。他们将保障职工生命健康作为最大的实事,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全面开展薄弱人物排查,持续“送健康到一线”,为采掘迎头配备急救箱、为各单位配置血压仪,确保“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动作”。

他们大力发扬“南泥湾精神”,全员投身生产自救的翻身仗。推广“差时劳务认领+内部工程承揽”精用工模式,大至矿建工程,小到空调维修,自己能干的绝不外委,节约费用的同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问计于民”,征求各类“金点子”合理化建议80条,职工小改小革45项,创效1500万元。同时开展“标杆科室”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各职能科室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基层能力,切实给职工搭好台子、办好实事,让职工全身心投入专业提升、安全生产,助推矿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