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内)
综合消息
保障支撑产业

枣矿集团党校:初心如磐铸基石 红色熔炉创品牌

  发布日期:2022年07月05日

七一期间,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党校先后与泰山高级经理研修院、山乡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鲁商教育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行教学基地共建、党建共建联建、培训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合作、相互平台衔接等合作模式,着力打造资源共享、党员共育、品牌共创的专业党建联盟。至此,该校已成功与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市的20多家院校、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山·水·链”式的外部发展新格局。这也是该校推动红色基因教育和党员党性教育迈步新台阶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党校是山东省委党校直接业务指导的大企业党校之一,是山东省国资委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枣庄市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国有企业首家企业党支部书记学院。 

近年来,该校坚持为党立言、为党发声、为党育人,立足枣矿、面向全省、放眼全国,先后举办国资系统、央企国企等培训班500余期,年均培训学员1万余人,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坚持党校姓党  提升办学质量

党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作为传统国企党校,我们将以此为目标,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在助力提升党员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创新思路、担当作为。”枣矿集团党校党委书记、校长黄祥根说。

基于此,党校统筹安全和发展大局,坚持“党校姓党”政治定位,准确把握职能属性,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办学特色,创新“五全”办学理念,深化教研改革,突出主业主课,建设“党建融领管理”五级教学管理体系,实施“名师、名课、名管、名服”工程,创建以“揭榜挂帅”项目管理为载体的“教、研、管、服、效”一体化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提升办学能力和培训质量,使党校成为“干训主阵地、资政智囊团、党性大熔炉”。

在此基础上,该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升级办学设备、创新教学方法,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广泛采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互动式、体验式、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改变原有“满堂灌”“填鸭式”被动培训,变主动学、研究学,增强学员学习内生动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抓实干部培训  打造红色品牌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是党校的主责主业。该校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开放办学,提升教学质量,突出培训实效,使党校成为促进干部成长的“大熔炉”。

他们瞄准“塑造新需求、开辟新阵地”目标,先后开辟台儿庄干部教育基地、铁道游击队纪念馆、115师抗战纪念园、遵义会议纪念馆、钟山红岭、枣矿山海公司等现场教学点;与江苏钟山集团、陕西合力团干部教育公司、杭州数字党建研习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山东大学、哈工大(威海)继续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签署党建合作共建协议,共同推进“企业志、党建馆、创品牌、做培训、建文化”等系列合作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建共赢。

日前,枣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陶道强在党校调研交流时表示,希望能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优势和学术资源,在青年教师挂职、党支部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与该校深度合作,并加强重大科研计划、课题研究等协作攻关。

注重人才建设  点燃红色引擎

想要办好党校,优秀的师资队伍、优质的培训课程是关键支撑。

为顺应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要求,该校坚持外部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构建柔性教研人才队伍,用“请、引、聘”等手段,聘请高校专家学者、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客座教授,在全国范围内“掐尖子”“聘高手”,拿出优厚待遇,引进学科带头人,组建“名师工作室”,健全完善核心课程、师资考评、班主任考评、课酬补贴等制度机制,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吸引更多党员领导干部来得了、坐得下、听得进、收获大。

“去年,专职教师和客座教授共联合开发新课程51门,其中10名优秀教师、15门课程被评为名师名课。”该校教学副校长邵明涛介绍,他们坚持特色课程定制化思路,相继联合开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典导读》《伟大建党精神谱系诠释》《党组织工作条例应用与实践深化》《意识形态与舆情管控的企业实践》等一批核心课陆续进入主体班次,为党校大规模、多层次培训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