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启发(左一)带领两名2021年新入职大学生进行岩芯观测
覃启发,2015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6年来一直工作在地质勘察第一线,先后在贵州、新疆、厄瓜多尔等工地从事现场管理与技术等工作。
2021年4月,贵州(新疆)工程部承接《硫磺沟煤矿巨厚叠加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科研项目,覃启发作为勘探项目班组长,从贵州赴新疆硫磺沟煤矿,负责野外施工技术、安全和管理工作。作为班组长,覃启发不仅要做好各方的协调管理工作,更是项目地质资料收集的第一人。为了做到科研数据的严谨性,他十几个小时待在山上,只为解决地层漏水量过大而观测不到准确数据的问题。四月中旬的新疆,还是漫山大雪,他主动承担起了夜间水位观测的任务,在大风大雪中一站就是一晚上,直到第二天工作结束,他才甩甩身上的雪,走上回宿舍的路。钻孔结束后,要进行井内窥视仪的探视工作,他和同事们用手一米一米的往井下放仪器,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他需要保证下放速度的匀速,有时候还因为设备误差,他一次又一次从头做起。正是因为他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历经4个月野外钻探施工,该项目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钻孔的施工和数据收集工作。
2021年8月,作为现场项目经理负责贵州黔西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磨盘山井田资源储量核实及补充勘探工作,该项目是兖矿退出贵州市场后地矿公司承接的第一个外部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工程极大影响着贵州(新疆)工程部在贵州的生存和发展。项目设计钻孔数达到14个,设计工程量8700余米,仅有三个月野外施工工期,对项目部来说,工期之紧、任务之重前所未有,这关键时刻,覃启发被公司和项目部派往磨盘山,组建了磨盘山项目部,肩负起现场项目经理的重任。项目部为保证工期,决定14个钻孔实行单机单孔施工模式,14个工地同时开工,管理难度之大项目部前所未有。
项目初始,在项目部仅有两人的情况下,覃启发作为班组长,不仅要做好开工前的各项手续,在现场工农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他还需要时刻准备好开车前往现场,商讨处理事宜。经常,当他刚从山上回到项目部,还没来得及坐下休息,手机响了,他又赶忙驱车去到另一个工地解决问题。
项目正常施工的时候,缺少技术员,覃启发还需要做好技术员的角色。一方面他不仅要事无巨细的亲自收集原始数据,另一方面还需要手把手的教好新来的学生做好技术收集工作。不论是岩芯的描述,地质现象的记录,还是每一处钻机原始记录数据的检查,覃启发都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注水试验中,需要24小时都要有人值班观测水位,山里风大且没有信号,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覃启发没有让工人值班,而是带着新入职的同事,驻扎在山上。1分钟、2分钟、3分钟……他们按着规范,一个数据一个数据记录着。天气寒冷,可是他们热血高涨,直至注水实验结束。
忙碌了一天,终于下山了,吃过晚饭,他又要投入到紧张的整理资料阶段,每天10点前完成对甲方的详细地层判层、钻探进度以及所遇问题分析的汇报。不知多少次,忙完一天的工作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对他来说,每一天都是普通的一天,简简单单吃过早饭,准时8点出门,工地之间距离比较远,往往在转场的时候错过饭点,他的车里,始终备着八宝粥,中午简简单单一罐八宝粥,就可以让他倍感满足。
作为生产的根基,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覃启发作为地矿公司的安监员、项目部工会的群监委员,他时刻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每天上山后的第一件事,覃启发都是往泥浆池、清水池等地方去,摇一摇护栏的稳固性;前往钻机缆绳的地方,检查绷绳是否牢固;到各个有绳卡的地方去,检查绳卡是否出现松动;到配电箱去,检查用电设备是否安全。每一次出现雷雨天气,就是覃启发最紧张的时候,14个工地都在山上,有些甚至是在山顶,他第一时间让工人停止施工,紧急避险。遇到联系不到的,只要雷雨过去,他都第一时间赶到工地,查看现场,询问原因,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在磨盘山补勘项目中,覃启发总是第一个到达野外现场,项目结束后他也是最后一个离开项目部,野外的4个月,他未离开项目部一天。为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覃启发的爱人带着孩子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高铁、汽车前往项目部驻地,一家人为孩子过生日,简单吃个饭他又要投身在工地上,幸福的小家让他更安心的工作,艰苦的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也难不住他。在班组人员一致努力下,该项目比计划提前一个月高质量完成野外施工任务,为甲方探矿权转采矿权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此甲方贵州安晟能源有限公司寄来感谢信,充分得到了甲方的肯定。覃启发也因在此项目中表现突出而荣获2021年山东能源集团“双百优”班组长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毕业后就扎根于野外地质工作最前线的90后,覃启发没有同龄人身上的娇气,更多的是坚韧和敬业。他说,“每一个工作岗位都需要人来做,我是一名90后,我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没有等来的幸福,只有不安于现状,拼尽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才能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同样,每个人都奋勇争先,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国家必定会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