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矿集团七五煤业公司聚焦安全管理瓶颈问题,科学将三个管理定律应用到安全管理中,扎牢安全隐患“口袋”,补牢安全管理“缺口”,把牢安全人物“关口”,促进矿井安全管理水平持续稳步提升。
运用“墨菲定律”整治安全隐患
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就会消灭企业。该公司科学利用“墨菲定律”,消除安全隐患。
该公司对《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建立岗位隐患防控、班组隐患防控、区队隐患防控、专业科室隐患防控、安全监察防控、矿井隐患防控六级链式隐患治理闭合防控体系。
每级严格以排查、记录、汇报和请求协助处理、整改隐患或上报、复查和验收、考核与奖罚六个步骤抓好闭合,形成了“六个循环环环相扣,每环六步步步闭合”的分级闭合、全面控制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与此同时,他们利用薪酬“杠杆”撬动安全,实施安全隐患计价回购管理法,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抓安全除隐患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墨菲定律’,强化安全隐患整改闭合,有力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该公司安监处副处长戴金国说。
运用“二八定律”消除薄弱人员
安全意识淡薄的职工是少数,但他们也是企业安全隐患的主要群体。
七五煤业公司科学利用“二八定律”,用80%的精力去抓20%的薄弱人员,切实将薄弱人员转化为安全员工。
针对薄弱人员这些“关键少数”,该公司制定了“薄弱人员帮扶指南”,明确了十二类“安全不放心人员”,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在班前进行安全确认,对排查出的各种薄弱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教,确保把人的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好安全第一道关口。该公司对职工身体状况、技能状况、年龄状况等进行认真排查,对确实不适宜岗位要求的薄弱人员,按照“一线单位向井下辅助单位、井下辅助单位向地面生产单位、地面生产单位向地面后勤单位”的原则,由高风险向低风险岗位转移分流,切实做到了“人岗相宜、人岗相适”。
运用“木桶定律”拉长工作短板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七五煤业公司巧用“木桶定律”补齐短板,推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他们深入开展公司、专业、区队、班组、岗位五个层级的对标提升活动,组织采、掘、机、运、通、调度、信息等专业人员3批次50余人,外出对标学习巷道成型、朴素质量标准化建设、掘进工艺、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采掘专业围绕精干高效矿井建设,制定安全先行、质量为本、智能升级、系统规划、采掘并举“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让“龙头专业”起到了“龙头作用”。
经营专业以预算、绩效、风险、对标、物资全生命周期、人力资源、监督考核“七大管理体系”为运作机制和导向,以运作市场化、管理精益化、数据信息化、工作标准化、经营活动法治化“五化建设”为工作标准和目标,打造“七系五化”大经营一体化协同管理模式。
机电专业围绕智能化建设提出了以专业人员建设、专业设备建设、专业队伍建设、智能化建设“三专一智能”的工作思路,形成大机电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