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毅笃定的眼神,干净利落的处事风格,言谈举止间透露着对工作执着与热爱。参加工作11年来,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画出了一条从见习技术员到技术员、区长,再到机电专业“技术大拿”的完美“成长曲线”,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助力企业转型突破的青年“硬核”担当。他就是枣矿集团田陈煤矿机电运输科主任工程师王健。
刚参加工作时,王健理论知识丰富,可实操能力几乎为零。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他没打退堂鼓,暗下决心,要干出一番名堂。白天在工作岗位上,大活小活、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用他自己的话说,几乎每天都在和设备打交道。每一次处理设备故障后,他都一一将事故原因、排查流程、处理过程认真记录下来。晚上,他沉浸在书海里,对当班工作中的技术难题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反思总结。
23岁,年轻人最为潇洒、写意的青春,陪伴他的不是恣意玩乐、不是得过且过,每天雷打不动地学习,那一页页手拓、笔绘的图纸,那一本本陈旧卷页、不知传承的专业书籍,那一个个白昼黑夜轮回、疲倦而充实的值班,充填了他睡眠时间外的所有。很快,同事们都对这个小青年刮目相看。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创新是技术工人的天职。”王健这样定义他始终信奉坚守的“匠行”。随着智能化矿井建设不断深入,机电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尽快熟悉掌握新设备、新技术,他连着几个月扑在现场,一边查看图纸,一边研究设备,与设备厂家探讨可能出现的故障以及排除方法。在他带领下,该矿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顺利完成。目前,该矿井下变电所、排水泵房、高压配电点、排水点、地面主通风机房、压风机房已全部自动化控制运行,实现了无人值守,取消了班中巡查人员,实现了巡检合一。
“王健有自己的独特创意,也能和团队成员打成一片,共同切磋技艺,研究可行方案,他还善于取长补短,不断引进新工艺、新想法,让我矿的机电创新水平始终走在前列。”该矿副矿长范明栋非常认可地说。
在井下配电点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项目中,王健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移动变电站高、低压开关的plc、显示器的编程难题,节约配件投入80余万元,每年节约材料费10余万元。他积极推广使用一体式水仓清仓机,通过不断改进,原来需要10个人的工作现在4个人就可轻松完成,将水仓煤泥直接随皮带煤流运输系统,省去了煤泥运输环节,提高了人均工效,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创新是以知识融合经验,需要了解更多的现场情况,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提升核心竞争力。”王健说,井下各岗点无人值守后,如何保障机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他结合现场实际,加大对新技术、新装备的调研和使用力度,带领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查看论证,对设备运行不断完善优化,制定了设备检修周期表。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定期对设备重点部位开展预防性检查检修,将故障点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了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在一次次挑战自我、突破自我、追寻专业更高技能的过程中,王健的优异、杰出、苦干、奉献,让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山东能源集团“先进个人”、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田陈煤矿“十佳区队长”“技术能手”……
青年有梦,应肆意追逐。如今,王健已成长为朝气蓬勃、素质过硬的技术骨干,今后他将一如既往,用满腔的热情和过硬的技术奉献企业,谱写无悔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