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同是党员、同是军人出身,也是一起共事护卫工作20多年的战友。
疫情当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枣矿集团工程安撤公司这一对战友,相互鼓舞、比肩战斗,用双倍的坚守,一人扛起一个岗,演绎着一名党员、一名军人的担当。
李璐——“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有着28年党龄的李璐,1992年12月入伍,1998年4月退伍后便在矿井从事护卫工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在实施封闭管理期间,职工吃饭成了大问题,曾在部队干过炊事班的李璐,主动请缨,脱下护卫服,换上白大褂,他迅速完成了从“护一方平安”到“护舌尖安全”的身份转变,成为一名临时大厨。说是大厨,其实从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清理卫生等工作均由他一人完成。
为让职工吃饱吃好吃的安全,每天一早,他都会对操作间、窗口等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对所有菜品、餐具做好清洗、消毒,每天变着花样更新菜品,有时甚至会在职工就餐时献歌一首,鼓舞大家抗击疫情的斗志。
为避免职工就餐扎堆现象,他利用微信开通线上点餐,让职工随到随取,实现错时就餐。
“疫情防控阻击战,没有局外人,更没有旁观者,作为一名党员,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李璐说。
李双军——“疫情不退,我绝不后退”
有着27年党龄的李双军,比李璐晚两年入伍,是安撤公司一名护卫队队员,因疫情原因,另一名同事无法返岗,他成为这个岗位上唯一一名人员。
“东大门是公司防疫第一线,更是防止输入的关键岗位,疫情不退,我绝不后退,坚决当好‘守门员’,把好疫情防控的关口。”李双军说。
查验“三码”、对进入人员、车辆测温、登记、消杀,宣讲防疫政策……自封控开始,李双军便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他以一名党员的标准、退伍军人的身份要求自己,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他24小时坚守岗位,用行动兑现承诺、守住安撤“家门”。
战场上各尽其职,战友情点滴可见,每到就餐时间,李璐总是提前把饭菜备好,送到李双军工作岗点,让他能够时刻坚守岗位,而李双军则用一个标准的敬礼感谢这位好战友。
一对好战友,比肩战疫情,他们无怨无悔、甘于奉献,凭着同样的信念,不断擦亮共产党员的先锋底色,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